合作媒體

漾新聞|廢膠帶變黃金鞋底 高大日月光彪琥共創ESG典範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國立高雄大學攜手日月光半導體與彪琥鞋業,將半導體製程廢棄膠帶升級再製,開發出具抗靜電功能的回收鞋大底,成功應用於高科技產業工作鞋,兼具ESG實踐與在地循環經濟推動,展現產學研三方共構永續藍圖的具體成果。

此次由高雄大學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教授蘇進成領軍,整合日月光集團研發團隊與彪琥鞋業技術實力,從廢棄封裝膠帶中提煉TPO(熱塑性聚烯烴)高分子材料,透過調整配方與導電填料設計,打造出符合ESD國際標準的導電鞋底。整體製程均在高雄完成,從回收、造粒、開模到量產,落實「在地製造、在地應用」的綠色理念。

高雄大學校長陳啓仁表示,該項成果呼應SDG 12「責任消費與生產」,象徵高大落實高等教育社會責任、為南部產業升級與綠色轉型提供科研支撐,真正讓研發走出校園、走進市場。

蘇進成指出,靜電雖無形卻對半導體與醫療設備具有高度風險,導電鞋底可穩定釋放人體靜電,避免突發性放電。此次材料電阻值落在10^5至10^8歐姆間,符合ANSI與IEC國際防靜電規範,並具備良好耐久性與舒適度,是材料創新與產業需求精準結合的典範。

日月光半導體研發副總經理洪志斌表示,此次合作大幅減少碳足跡與製程能耗,鞋底碳排放較傳統材料減少32%,物流碳排更減少高達99%,為實踐企業ESG政策、推動循環經濟立下里程碑。

彪琥鞋業董事長薛永昌則回憶,團隊從2022年起進行多階段測試,歷經上百次調整才成功實現55%回收TPO的大底設計。今年更進一步挑戰抗靜電功能,從模具開發到縫製工藝全面升級,不僅回收大底,也導入環保鞋面材料,讓整雙鞋兼具機能、舒適與永續特質。

研發團隊強調,這雙從廢膠帶再生的鞋底體現「Cradle to Cradle」的設計哲學,未來也將推動TPO材料再回流半導體製程,實現更完整的大循環模式,翻轉材料生命週期。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國立高雄大學 #日月光 #彪琥鞋業 #循環經濟 #抗靜電鞋 #ESG實踐 #TPO再製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Related Posts

1 of 28,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