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高餐大於菲國際責任觀光國際會議ICRTH 奪最佳論文大獎


▲高餐大代表團與來自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泰國與越南等高等教育機構的代表,參與圓桌會議。(圖/高餐大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鍾昌輝/高雄報導】

「國際責任觀光與餐旅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sponsible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CRTH 2025)是亞太地區推動永續旅遊與責任治理的重要國際平台,邀集來自英國、馬來西亞、印尼、越南、泰國、澳洲等國的學者與產官代表,共同探討跨領域旅遊發展、政策倡議、地方治理與實務創新等議題;此行有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國際觀光餐旅全英文碩士學位學程陳俐欣副教授、旅館系許孟鈞老師及相關團隊人員前往菲律賓參加,提交十篇研究論文,全數獲得大會接受發表,研究主題橫跨生成式AI、文化遺產保存、旅遊災害韌性、動物倫理與永續教育等面向,突顯高餐大於觀光餐旅研究上的多元視角與社會責任。


▲高餐大國際觀光餐旅學程代表團與台灣觀光業者代表於閉幕式合影,展現跨國合作與世代參與的活力。(圖/高餐大提供)

本校參與的全體成員皆榮獲大會頒發獎項,展現優異的學術表現與國際影響力,其中包括陳俐欣副教授與來自菲律賓的安玫真(Janelle Ebron)與越南的阮氏青芳(Nguyen Thi Thanh Phuong)共同發表的遊蕩動物與責任旅遊管理《Free-Roaming Animals and Responsible Tourism Management》,尋求生態保育、動物福利與旅遊發展三者的多贏方案,進而實現真正的負責任旅遊,獲頒「最佳論文獎」,該研究同時為國科會補助專題計畫成果,兩位學生亦為台灣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Taiwan ICDF)獎學金受獎生,非常優秀。旅館系許孟鈞老師發表《探討生成式人工智慧應用於數位孿生虛擬服務 AI 代理的創新模式及其對顧客體驗效能之影響》論文,研究聚焦於生成式人工智慧在數位孿生虛擬服務 AI 代理中的應用,探討使用者如何透過流程創新與產出創新模式提升顧客體驗效能。研究結果顯示,生成式 AI 能力可顯著促進兩類創新行為,且產出創新相較於流程創新對顧客體驗效能具有更強之正向影響,聚焦於生成式AI應用於虛擬服務代理人設計,獲得「榮譽論文獎」。


▲旅館系許孟鈞老師研究應用AI創新模式服務提升顧客體驗效能,深獲與會人士好評易。(圖/高餐大提供)

高餐大國際學生的研究實力與溝通能力同樣令人激賞,來自史瓦帝尼的施盛恩(Nsibandze Sifiso Mlungisi)以及泰國籍學生羅婷婷(Antiya Methinthammapong),則以其具文化深度與批判性思維的研究表現,雙雙榮獲「最佳學術發表人獎」,展現師生於國際責任觀光與教育創新領域的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也成功拓展國際學術合作網絡,深化與東南亞多所重點觀光餐旅學校的合作夥伴關係際視野、強化研究表達力與學術網絡。陳俐欣副教授受邀主持旅遊教育未來的再省思專場論壇,與來自多國的學者教授共同探討永續與責任觀光教育的未來發展,導入樂高認真玩創新教學法,從教學設計角度引導與會者反思旅遊教育轉型契機,互動熱烈、成效卓著。透過本次ICRTH 2025的參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持續展望未來,深化國際化發展,培育兼具永續思維與全球視野的觀光與餐旅專業人才,並積極參與國際論壇與政策對話,為臺灣觀光與餐旅產業的永續轉型貢獻更大能量。

Related Posts

1 of 30,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