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於昨(3)日舉辦「113年環境保護績效考核績優機關頒獎典禮」,桃園市環保局勇奪9座獎項,由副局長葉孟芬代表出席受獎。獎項包括「環境影響評估與環境教育考核」特優、「空氣品質維護與噪音管制績效考核」優等、「水污染防治考核」特優、「資源循環考核」優等、「淨零綠生活及綜合業務考核」特優、「環境測定及綜合業務考核」優等、「環境管理考核」優等、「毒物及化學物質管理考核」特優以及「環境保護績效考核總成績」特優,展現桃園在各面向環境治理的卓越成果。


環保局表示,桃園以「水淨桃城 減碳同行」為整治願景,透過科技執法、污染總量削減、產官協作及水環境營造等多元策略,全面提升污染防治效能。其中,全國首創的「AI水色辨識系統」,能即時偵測異常排放、有效輔助查緝水污染案件,已獲「2024 Gartner政府數位創新服務獎」亞太區首獎、「GO SMART Award 2024」及「2024台灣行動獎-淨水與衛生」政府金獎肯定,為全球環境監控提供創新典範。此外,在空氣品質維護方面,透過科技執法與源頭減量雙管齊下,有效削減污染物排放,包括PM10減量1,429.7公噸、PM2.5減量639.2公噸、SOx減量167.9公噸、NOx減量542.4公噸及VOCs減量1012.3公噸,首創的「AI環境污染辨識系統」,開創城市環境治理新典範,此創新模式已榮獲多項國際評比肯定。


環保局指出,在垃圾處理與資源循環方面,首創巨大垃圾機械分選前處理廠及生質能中心,同時導入焚化飛灰水洗技術與全國首創的循環經濟管理平台,實現飛灰全數資源化再利用。該平台整合生產、檢測、流向及使用資料,搭配圖資定位系統,即時掌握再生粒料的全流程管理機制,桃園積極強化公有工程再生粒料使用,使用率高達99%,也榮獲第20屆「金圖獎特別獎」肯定,展現市府在減量管理、靜脈產業及廢棄物再利用上的深厚執行力。
環保局補充說明,為打造淨零城市,桃園亦積極推動綠色旅遊、環保餐廳、環保標章及綠色消費等綠色生活行動,將永續理念融入市民日常,更在綠色採購交出亮眼成績,桃園機關綠色採購總金額達6.4億,已連續14年獲得特優。另外,在公害稽查與災害應變方面,桃園已連續六年榮獲環境部金環獎,稽查團隊透過「檢調警環廉結盟查緝平台」有效打擊環保不法案件,全方位守護市民健康與生活品質,成為全國環境治理的標竿城市。
環保局強調,桃園在全國環保評比不斷推出許多創新作為,並以科技治理與國際接軌的城市自許,改善環境的腳步從未停歇,成果斐然有目共睹。環保局將秉持以環境為本與持續創新方向邁進,讓桃園成為低碳宜居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