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已是產業進行式,人工智慧、淨零碳排更是政府與企業面對的兩大挑戰,攸關台灣未來競爭力。中央社第一線採訪團隊,深入報導政府與百工百業如何運用AI優化生產流程、驅動綠色創新,見證台灣產業再一次躍升。
(中央社記者葉臻桃園7日電)光碟片產業隨著科技演變榮光不再,曾替光碟片做PC粒子染色的鍱德公司,順勢利用廢光碟片煉金,靠改質加工做成能符合廠商需求的再生塑料,從惠普(HP)、特斯拉到樂天電子書都是廠商之一。
「光碟片盛行的時代,人們是一大桶一大桶的買」,鍱德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賴明德說,當年鍱德靠著替光碟片做光學級染色賺進第一桶金,客戶包括大廠中環、錸德、精碟等。
隨著光碟產業沒落,政府希望製造商肩負處理廢光碟片的任務,賴明德說,他們因此開始做光碟片回收、在這一塊布局,後來全球趨勢走向永續發展(ESG),就順勢而為做起塑料的改質加工,走向循環經濟。
鍱德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陳松柏說,鍱德是台灣唯一同時擁有合法光碟片回收處理廠及光學級染色、造粒改質技術的廠商,能將回收來的光碟片專業清洗、粉碎後,依照客戶需求,改質製作成能耐高溫或是抗撞擊、抗壓,甚至是光學級的透光塑膠粒子。
產品遍佈生活 HP、特斯拉、樂天電子書都是客戶
陳松柏說,鍱德有專業知識、經驗累積,對材料特性很熟悉,無論是要改質成能耐低溫耐撞的行李箱、或是能透光、能耐高溫的塑料材,他們都知道該怎麼運用手邊的回收料去配方完成。
陳松柏舉例,他們提供透明PC染色以及抗靜電粒子,給廠商射出半導體用的晶圓盒,PC料就是光學級、要能透光,且要能配合晶圓製程阻擋不同的色光通過,而提供特斯拉汽車零部件製作的原料,則要能耐一定程度的撞擊;鍱德將塑料功能性改質後,成為符合廠商要求的塑粒,再經過下游廠商壓模做成最終成品。
鍱德也替樂天Kobo電子書做書殼的環保材料,「廠商來找我們的時候,只說想要主打海廢的議題」,陳松柏說,他們利用回收寶特瓶搭配其他回收料進行加工,做成符合樂天需求的塑粒,也因為能一條龍回收、改質、染色、認證,成為雙方深度合作的主因。
賴明德說,HP、宏碁、華碩的筆電,和SONY的產品也有他們的身影,北美一家主打環保、再生料製成的大型玩具公司也是他們的客戶;雖然筆電、機台、汽車零組件、濾水器,甚至空氣濾淨器等產品上不會寫鍱德兩個字,但他們就像隱形的螺絲釘遍佈各處。
客戶、市場需求強 首選泰國佈局
「我們跟著品牌商的需求走」,陳松柏表示,鍱德以外銷為主,歐美佔了約3分之1,東南亞則佔了一半以上,許多合作的品牌商都把工廠設在東南亞,鍱德近一兩年也持續往東南亞布局。
陳松柏說,泰國本身的品牌廠不強勢,仍是以代工國外為主,特色是汽車供應鏈比較完整,而汽車用到很多塑膠、橡膠,和鍱德的產業特性相關,在有客戶、市場的需求下,成為佈局首選。
陳松柏也說,泰國近年積極推行生物循環綠色經濟(BCG),鍱德也赴泰參加由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所辦理的台泰BCG循環經濟媒合會,後續透過參訪、行銷,成功找到買家。
「一定會過去泰國」,陳松柏說,已申請在當地成立展示中心、服務據點,未來也會有倉儲,受當地循環經濟法規限制,廢棄物不能跨國運輸,且泰國回收機制不比台灣,要找到品質好的回收料不容易,未來考慮在台灣做回收料後,再在泰國設廠做改質、染色。
執著專業順勢而為 建立強韌公司體質
賴明德說,從光碟片時代到現在的雲端科技,鍱德一直專注在塑膠加工的核心專業,不管是跟著光碟或是跟著筆電走,他都是順勢而為,不曾突然大力轉向,「不過體質要練啦」,他笑說,市場的變化很快,也越來越難預期,營運方向和營收也得跟著調整,得要很有彈性才行。
陳松柏說,鍱德轉型過程中因為有廠商和法規的支持、願意花更高的成本來實現循環經濟,有些法規在推的時候,他們都已經剛好有廠房、認證報告。
「雖然很難想像,但現在光碟片還是有人在用,為的是不會資料外洩、可實體保存的特性」,陳松柏說,目前回收來源大都是光碟片和大型水瓶,來自東南亞、日本、台灣等地。
不過,陳松柏也說,塑膠算是做民生必需品,鍱德最擔心的是經濟衰退下的消費需求減少,此外,缺工也是一個問題,塑膠工廠的環境炎熱,比起服務業較不舒適,也是不少年輕人工作不久就離職的主因。(編輯:林恕暉)114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