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浮士德的代價 賴清德為「完全執政」交換靈魂?

「大罷免」無疑是賴清德執政後的第一場試金石。表面上,這場政治行動號稱民間自發,實則從內到外,綠營操盤斧鑿斑斑。檯面上僅由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撐大局,檯面下行政部門以各種名義推波助瀾,一階、二階連署順利過關之後,果不其然,賴總統親上火線,以「團結十講」助攻。可惜一連四講皆引發批評,前聯電董事長、罷團主帥曹興誠直言,總統演講有些離題,他不期待賴清德為罷團站台。無巧不巧,原定的總統團結第五講就因為颱風取消,但大繞境依然繼續。曹對綠營已有一定影響力?無論如何,大罷免一旦成功,曹柯恐將分封領賞,綠營勢力版圖將隨之移動?

柯建銘曾自豪地宣稱這波罷免是他發起,堪稱「罷免總策士」。問題是,這場以「抗中保台」為名的罷免動員,已經背離了原本制度設計「公民問責」的初衷?原本顧及執政形象的總統府還遮遮掩掩,柯建銘預告總統將壓軸助陣大罷免時,還遭到駁斥。隨時間推移,證明了柯建銘說的話,顯然比府院的說詞更可信。

而更令人側目的是大罷免另一位關鍵推手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這位曾自許為「公民志工3號」的億萬富豪,一面身穿「我藐視國會」T恤參與造勢,一面大言不慚表示自己不會搞政治,但話鋒一轉卻自信滿滿地說:「萬一不小心選上總統怎麼辦?」這不是不搞政治,而是政治野心遮也遮不住。他批評賴清德的「團結十講」離題,坦言不期待賴親上罷團舞台,語氣頗有「主帥點兵、總統聽令」的意味。

曹興誠的崛起,是綠營目前最詭譎的權力新現象。他挾資金、話語權與媒體聲量於一身,如今與柯建銘兩人聯手,幾乎主導這場大罷免的節奏。若最終成功,兩人恐將分封領賞,對民進黨派系版圖產生深遠影響。港媒《中評社》就警示,曹率領的罷團與青鳥力量已成為綠營內「不敢得罪」的存在,連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都曾被曹公開點名「不夠盡力」,讓人看出他非但有聲量,更有實質影響力。

耐人尋味的是,原定賴總統的「團結第五講」因颱風取消,但罷免大繞境卻持續進行。不免令人質疑是曹國師發威了嗎?如果他的看法與建議,現在就有這樣的份量,大罷免若大成功,稱了賴清德「一黨獨大、完全執政」的意,曹興誠會否成為綠營新霸主。「請神容易送神難」,總統與執政黨是否已經被自己召喚出來的新勢力牽著走?

賴清德此刻可能還未意識到,他與柯建銘、曹興誠這兩股極具爭議色彩的人物結盟,不僅是權宜之計,恐怕也是魔鬼的交換。為了追求「完全執政」,他選擇了與民粹結盟、與金權聯手,但這筆交易的代價,恐怕不只是總統聲望的流失,而是對民主制度的侵蝕。浮士德式的交換,恐將賣掉台灣民主的靈魂。

Related Posts

1 of 3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