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由高雄市立圖書館六龜分館舉辦的「走讀十八羅漢山探訪地質生態」活動,於7月5日熱鬧登場,吸引來自新北、新竹、台南等各地旅客專程參與。結合地質、生態、文化與美食,讓參與者在夏日清涼溪谷中,體驗一場兼具知性與趣味的深度探索之旅。



活動邀請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資深解說員陳文富擔任導覽講師,陳文富世居新威,是蓮霧與木瓜的種植高手,八八風災後成為當地保全人員,更受訓為解說員。他以熟稔的台語口吻與押韻四句聯,引導大家進入十八羅漢山U型峽谷,並沿荖濃溪支流涉水而行,在潺潺流水與鳥鳴中,認識當地特有的生態與文化。




為強化體驗感,現場發放安全帽與木杖,學員需穿越溪谷、進入水潭,親身感受大自然的壯麗與寧靜。陳文富教導大家用山棕葉釣塑膠蝦、用竹葉編小船比賽漂流,並穿插講解客家「祭河江」文化儀式,讓學員在嬉戲中理解傳統與自然的連結。隊伍在途中更發現碳化黑煤與鳥類蹤跡,還能使用竹水槍玩水,童趣滿滿。




隊伍進入六號隧道探訪洋燕築巢與風化岩石奇景,從地景到地質皆有深入介紹。透過導覽員的五感體驗導引,整場活動知識豐富又樂趣十足,讓學員大呼意猶未盡。




7月5日同時也是十八羅漢山服務區隆重開幕日,走讀隊伍自隧道口出後,恰好銜接市集與茶席活動,品嚐六龜原生山茶,感受在地風味與人情味。




全新打造的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以南方金鑽為品牌,整合自然生態、人文歷史與永續旅遊理念,成為六龜區第一個永續旅遊入口站。基地位於台27甲線旁,鄰近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由南方大地有限公司攜手寶來人文協會、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樟根文化有限公司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陳美惠教授團隊共同經營,展現地方創生與跨域合作成果。




透過結合在地力量,十八羅漢山服務區不僅是遊客補給休憩之所,更是認識六龜自然與文化魅力的最佳起點,讓更多人發現南台灣山林的美好與豐富。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十八羅漢山 #六龜分館 #走讀活動 #地質生態 #陳文富 #六號隧道 #南方金鑽 #永續旅遊 #地方創生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