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屏東縣佳冬鄉塭豐海堤外的海上光電設施,浮台殘骸不僅布滿塭豐沙灘,已在網路上瘋傳,讓民眾驚呼連連!但今天(7/8)高雄市議員邱于軒卻貼出浮台殘骸漂浮到高雄市林園區汕尾海邊,邱于軒直呼:「這真的很危害海洋!」。漁民們也擔憂的說,到底還有多少太陽能浮台與光電板沈落海底,是否對海洋造成汙染?恐對海洋生態與漁民作業帶來威脅。

邱于軒表示,現場所見的黑色浮台材質厚實且極具重量,研判應為屏東場域光電設施因颱風損毀後漂流至高雄汕尾海岸。她質疑目前還有多少浮台散落在台灣西南沿岸,呼籲相關單位盡速清查並處理,以防造成二次環境污染。
針對此次汕尾發現的浮台,海洋局表示,已由漂流木緊急處理廠商協助,暫時將設施吊掛至堤面,避免影響航行安全。後續將由屏東縣政府海洋及漁業事務管理所會同相關單位進行清運與處置。


屏東縣政府指出,該浮台原為「離岸太陽光電系統浮台技術開發計畫」的一部分,由屏南旭東環保科技公司執行,係經濟部核定的研發案。然而颱風侵襲導致設施毀損,大量浮台殘骸被沖上岸,場面宛如「黑色廢料災難」,引起民怨。縣府已勒令廠商停止施工,並要求清除所有廢棄物後,重新提送計畫審查。


對此,邱于軒也呼籲,中央與地方政府應嚴格把關再生能源試驗計畫的環境風險,避免本為綠能的設施反成海洋污染源。她指出,漁民最憂心的,是若有殘骸沉入海底,將嚴重威脅漁網安全,甚至影響魚群生態,相關單位不可輕忽。
此外,海洋局也已通知在地漁會協助宣導,提醒漁船航行時提高警覺,以避免碰撞或捲入大型漂浮物造成意外。邱于軒強調,若光電浮台技術尚未成熟,應暫緩擴大實施,並建立完善的緊急應變與回收機制,才是真正永續的作法。


邱于軒也引用網媒「上下游」報導對該旭東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董基旭進行的採訪,指該公司是將養殖用箱網及浮筒技術,用以發展綠能,並獲得政府的補助,將光電板鋪在海面,將大海變成發電場。
但該案經媒體報導後,股價從30元爆漲到123元,如今無法通過丹娜絲颱風驗收,海上光電的可行性,恐怕要經過重新評估。質疑「業者估計在海上20年耐用期,目前僅一年被颱風吹毀。」


邱于軒也說,「漁民擔心沉下去的廢材和太陽能光電板會影響他們的生計」、「浮台還可以清運,沉下去的光電面板和支架是要怎麼清?」並呼籲廠商「請把賺的錢拿來清理他破壞的環境」。最後,邱于軒直呼:真是「大綠能大失敗!」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太陽光電 #環境汙染 #再生能源 #離岸光電 #汕尾漁港 #屏東枋寮 #高雄議員 #邱于軒 #海洋生態 #漁民權益 #丹娜絲颱風 #屏南旭東 #浮台漂流 #漁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