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匡騰環安衛管理觀點:優先管理化學品申報作業常見 3 大挑戰及因應

近年化學品災害事件頻傳,主管機關陸續強化管理規範,對企業而言,除須應對勞動部、環境部等多部會的申報要求外,新增的動態備查機制也讓整體作業流程更加繁複。實務上,企業在化學品申報流程中面臨多種挑戰,包括成分判斷困難、條件比對複雜、異動難以掌握、跨單位資料整合困難等情況,其中尤以清單建置不完整、跨部門資料分散及異動資訊追蹤困難這 3 項挑戰最為關鍵,若無法有效因應,將顯著拉高誤報、漏報與查核風險。

化學品清單不完整、資訊分散與紀錄不同步,是優先化學品備查作業三大常見挑戰。

一、清單建置不完整,基礎資料難以支撐申報判斷

化學品清單是優先管理化學品申報的核心依據,若未完整建置、定期盤點與更新,將嚴重影響申報準確性。實務上常見 SDS 資訊(如 CAS No.、濃度、危害資料等)或用途資訊等缺乏或疏漏,導致難以進行條件比對與判斷,部分企業也未定期記錄化學品運作量,使申報人員難以掌握是否達到門檻,若遇有需判斷是否為致癌、致突變、生殖毒性危害物質(CMR)、特殊族群危害物質(未滿十八歲及母性勞工)等複雜情況時,將增加作業時間與溝通成本,導致效率及正確性降低。

二、跨部門資料分散,資訊整合困難導致申報延誤

化學品從採購、倉儲到實際使用,涉及採購、研發、製造、品保與環安衛等部門,資訊常儲存於不同系統或表單。當申報時程逼近,環安人員需跨部門催交資料、比對內容,過程中容易因格式不一、版本不同或資料遺漏,導致作業延誤或錯誤。此外,不同廠區間化學品管理紀錄若分散於各自系統或 Excel 表單中,缺乏統一平台彙整,也會增加內部協作難度與資料整合負擔。

三、異動與現場使用紀錄難以同步,無法因應動態申報

動態備查要求化學品在新增、用途改變或使用量變動時即時更新申報資訊,並確保資料與實際作業同步。實務上,製程變更、物料替換或臨時調撥等情況頻繁,若缺乏異動通報與追蹤機制,資訊往往停留在個別部門或人工表單中。另一方面,部分企業雖完成初期申報,但日常操作紀錄多仰賴紙本或分散表單,未能建立標準化且可即時回溯的系統,導致資料與現場脫節,不僅增加查核風險,也降低管理彈性與反應速度。

數位工具導入,有效強化申報即時性與整合效率

隨著申報內容日益複雜、條件變化快速,傳統依賴人工彙整 SDS、比對條件與逐筆輸入的作業模式,已難以兼顧效率與正確性。若導入數位工具,如匡騰 Q-Chem 化學品管理系統,透過 AI OCR 技術快速擷取 SDS 關鍵資訊,自動建置化學品清單並比對列管法規,即可提升初步辨識效率,亦支援條件自動判斷與申報格式產出,減少人為誤差與重複作業。

針對跨部門整合問題,Q-Chem 化學品管理系統可供多部門同步登錄與共用化學品資訊,並支援 ERP、物料系統等內部平台串接,減少資料重複與版本混淆。其「運作紀錄管理」功能,亦能集中記錄化學品每日的運作資訊,自動彙整成報表並對應法規條件,協助企業即時掌握各廠區化學品流向與使用動態,提升申報依據透明度與管理品質,讓優先化學品申報更即時、準確與可控(立即了解匡騰 Q-Chem 化學品管理系統,輕鬆完成申報作業)。

匡騰 Q-Chem 化學品管理系統具備運作紀錄管理功能,自動彙整各筆紀錄並對應列管法規,助即時掌握化學品使用動態與申報依據

這篇文章 匡騰環安衛管理觀點:優先管理化學品申報作業常見 3 大挑戰及因應 最早出現於 火報

Related Posts

1 of 3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