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和积极去美元化的,并非仅有中俄这两大美国主要对手。向来在国际事务上和美国同气连枝的英国以及欧盟,也想在国际交易和金融市场上减少依赖美元。早在2019年初,英法德三国已创立“支援贸易通汇”(INSTEX)机制,避开美元结算,协助本国企业与被美国制裁的伊朗正常贸易。随后,比利时、丹麦、芬兰、挪威、荷兰、瑞典这6个国家先后申请加入INSTEX。 视线转向东南亚,去美元化的积极程度,似乎不输上述国家。早在2017年,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和菲律宾这4个东盟国家已签署协议,使用本国货币作为双边贸易结算工具。 到了今年3月的第42届东盟峰会,东盟各国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聚首期间,也着重于讨论,如何让本国货币在区域贸易活动普及化。随后,大马首相安华在北京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会面之际,也讨论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sian Monetary Fund),降低美元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亚洲金融的影响。此外,马中两国正在计划,推动令吉、人民币作为两国贸易结算货币。 另一东南亚去美元化的先锋印尼,已在今年9月建立“去美元化特别小组”。另外,印尼央行已携手韩国,在双边贸易上使用彼此的货币结算;泰国央行也不落人后,表示正和中国、日本、大马、印尼等讨论,使用彼此货币应付跨国贸易和投资活动。 美元作为全球主要贸易、投资活动结算货币,还不到100年。1944年7月,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澳洲等44个国家代表,在美国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的布列顿森林(Bretton Woods)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随后决定让美元与黄金挂钩,而成员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开启全球财经界耳熟能详的“布列顿森林体系”,也开始让美元普及于全球贸易和金融活动。 尽管到了1970年代,美国国际收支水平不断恶化、货币政策宽松等因素,使得美国宣布与黄金脱钩,布列顿森林体系因而走入历史,但凭着建立石油美元体系,美元得以守住主要结算和储备货币的地位。而美国有此优势,得益于其经济和军事实力位居全球龙头,使得各国不用担心美元汇率会骤然剧烈起伏,拖累本国经济实力。 据国际清算银行在2022年进行的调查,全球将近90%的外币交易,皆以美元进行;亚洲开发银行的数据也显示,亚洲内超过80%的出口,是透过美元计价。 另一方面,除了前文所言的“工业之血”石油,多数大宗商品如天然气、黄豆、小麦、玉米、各类金属等都是以美元计价,该货币在全球地位之高不言而喻。 然而,各国近年的一举一动,正反映全球去美元化已是大势所趋。为何各国如此紧锣密鼓地削弱美元影响力?这可从经济、政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是经济因素。如上所述,由于美元已是各国主要储备、大宗商品计价、贸易与金融活动结算货币,因此美联储(FED)的一举一动,包括升降息都会触动各国神经,甚至让经济大打喷嚏。 例如,若美联储考量到美国经济活动过热而决定升息,驻扎在各国的资本会争相抛售当地货币兑换成美元,或抢购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代价则是各国货币大幅贬值。这情况下,各国央行或会跟随美联储脚步,升息阻止本国货币进一步贬值,而这反倒为国内经济增长浇上一头冷水,两头不到岸。 换句话说,各国经济和货币价值,正被美联储牵着鼻子走。 事实上,美联储在2022年9月决定升息0.75个百分点后,彭博美元指数一度涨至新高水平,而令吉、泰铢等东南亚货币却因而跌至近10年最低点。值得一提的是,眼见经济过热造成美国通膨率水涨船高,美联储近期频频释出鹰派讯号,称会进一步升息直至将通膨率,压至2%的理想水平。美联储升息阴影笼罩之下,东南亚各国货币纷纷应声贬值,代价沉重。 公共政策咨询机构Global Counsel印尼首席分析师迪奈多(Dedi Dinarto)曾指出,美元强势将对东南亚国家带来损害,因多数国家都是粮食、能源的净进口国,换言之各国的进口成本将百上加斤。他也认为,各国积极推动以本国货币进行交易,有助于缓冲种种风险。 这也解释了,为何全球各国会积极推动,本国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在他们看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等同于减少金融和经济危机因美元起伏而爆发的可能。 惠誉解决方案(Fitch Solutions)国家风险全球主管车迪利克(Cedric Chehab)亦说明:“各国可透过纳入更多币种在储备里,来减轻外部因素的压力”。英欧和东盟加入去美元化大军
美元40年代起称霸全球货币
美联储政策触动各国神经
- Home
- 多国加速去美元化 美元霸权就快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