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漾新聞|紅綠燈變色術 科學魔法進入偏鄉教室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變色神奇的「紅綠燈反應」、計時精準的「碘鐘實驗」、模擬辦案的「趣味鑑識科學」,這些看似魔術的實驗,近日出現在高雄市桃源國小的暑期營隊。來自國立高雄大學的科普團隊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引導學童親手操作實驗器材,讓物理與化學原理透過實作具象化,在動手中點燃孩子對自然科學的熱情與信心。

這場為期四天三夜的「科普夏令營」於7月1日至4日舉行,由高雄大學應用物理學系主任邱昭文與應用化學系助理教授何永皓、莊曜遠攜手合作,帶領學生志工前進桃源國小推動科普教育。自109學年度起,團隊便與桃源國小建立穩定合作關係,寒暑假從未間斷。今年寒假也曾舉辦冬令營,展現六年如一日的深耕承諾。

邱昭文指出,偏鄉地區因專任自然科師資與教學資源的匱乏,學童少有機會接觸跨領域與進階實驗。高大團隊自備教具器材,設計課程引導孩子實際操作護目鏡、滴管、試管、量筒等基本工具,學習觀察現象、紀錄數據並理解原理,從一開始的膽怯不安,到最後獨立完成實驗,明顯看出孩子的轉變與成長。

本屆營隊以「紅綠燈反應」、「碘鐘實驗」與「趣味鑑識科學」為核心,結合物理與化學原理設計課程,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在實作中建立信心。團隊觀察到,孩子們從原本不敢發問、害怕操作,逐步變得主動學習、熱情協助同儕,學習態度的轉變令人動容。

除了學童的成長,大學生志工的投入也是營隊亮點之一。所有志工需修習團隊合作、性別平等、兒少心理、情緒管理與領導統御等課程,培養他們在心理與實務層面的教學能力。多數志工首次深入偏鄉,從初來乍到的陌生與緊張,到能主動設計課程、臨場應變,展現出驚人的成長與責任感,成為孩子們眼中的「大哥哥大姊姊」。

本次營隊亦獲國際扶輪3510地區屏東第一分區大力支持,透過聯合社會服務形式捐助經費,補足實驗器材與教學資源,讓教學內容更為豐富、學習效果更佳。參與資助的包括屏東扶輪社、屏東鳳凰扶輪社、阿緱城扶輪社、里港扶輪社、屏東中正扶輪社與屏東菁英扶輪社,社會團體的支持也為偏鄉教育注入穩定力量。

邱昭文表示,與桃源國小六年來的合作,不僅獲得學校、家長與地方社區的高度肯定,也逐步建構起科普教育的良性循環。更有曾參與營隊的學童長大後返校擔任志工助教,實踐教育的回饋與傳承。未來,團隊將持續整合資源,拓展服務據點與深化課程,期盼號召更多企業與社會力量,共同為提升偏鄉自然科學教育努力。

【漾新聞】#紅綠燈反應 #碘鐘實驗 #偏鄉教育 #高雄大學 #桃源國小 #高雄教育 #科普營隊 #漾新聞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Related Posts

1 of 3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