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抗議違法繁殖小海豚 動保團體籲終止圈養


▲抗議違法繁殖小海豚,動保團體要求海委會嚴懲累犯,妥善安置園內海豚。(圖/動保團體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蕭任峰/台中報導】

多個動保團體17日前往新北野柳海洋世界抗議,指控該園區再次未經許可私自繁殖小海豚並隱匿幼豚出生,十年間已繁殖六隻小海豚,其中三隻早夭,早夭率高達五成,遠高於野外的自然死亡率。團體痛批此舉嚴重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更阻礙台灣鯨豚展演退場及保育轉型。

動保團體指出,海保署雖已成立輔導小組協助圈養鯨豚退場,但野柳仍私自繁殖,新北市動保處與海保署更知情卻未對外公開。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批評,野柳屢次違法僅遭輕罰,對業者無嚇阻力。


▲抗議違法繁殖小海豚,動保團體要求海委會嚴懲累犯,妥善安置園內海豚。(圖/動保團體提供)

專家批評,以「學術研究」為由行繁殖之實,卻未提出具實質價值的研究計畫,反以娛樂展演為實,與國際鯨豚保育趨勢背道而馳。多國已禁止圈養鯨豚,遠雄海洋世界亦宣布停止繁殖,唯獨野柳執意延續。抗議現場並以充氣海豚與棺木模型,象徵海豚遭囚禁與剝削。動保團體呼籲應立即承諾停止繁殖,政府不得再核准任何繁殖計畫,並盡速改善圈養環境,研議野放或妥善安置,終結台灣鯨豚展演產業。多個動保團體同聲呼籲旅行社及票務平台下架相關行程,教育機構亦不應將其作為海洋教育場所,並籲請民眾拒看表演,共同守護鯨豚自由。


▲抗議違法繁殖小海豚,動保團體要求海委會嚴懲累犯,妥善安置園內海豚。(圖/動保團體提供)

對此海保署回應說明,申請單位財團法人私立海洋動物園教育基金會於113年7月27日自然繁殖一隻印太瓶鼻海豚幼豚,母豚受孕時間是在計畫核准期間內,但幼豚出生時間確實逾期,因基金會未完備展期程序,海保署已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裁罰,並表示未來將不再核發該基金會瓶鼻海豚繁殖計畫許可。同時已成立「海洋保育類鯨豚展演轉型輔導小組」,積極輔導業者轉型,朝向兼具教育意義與動物福祉的展演型態發展。
 

Related Posts

1 of 3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