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楊依依/台北報導
她不是在賣理財夢,而是為每一位客戶設計一筆「用得上的錢」
她不是在社群上教你存股、選基金、抓ETF時機的財經網紅。她的日常,是在陽光落地窗前插花,或者在一疊又一疊的客戶資本結構圖上手寫筆記。
從過去月成交量破百億的專業操盤手,到南山人壽全國第二名壽險顧問,她服務過超過百位中高資產家庭,深知資產再多,若無流動與節奏,一樣會帶來焦慮與不安。
現在,她創立「璞耀資本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不再只講績效與投資,而是陪每位企業主、創業者與家庭經營者一起,設計那筆「不求人、剛剛好、每月都會出現」的錢。
璞耀資本顧問公司創辦人Mickey直白地表示,十個人裡,也許只有一個真的靠操作賺到自由;其他九個人,更多的是焦慮地盯盤,放不下,也拿不回。
從金融圈、保險業走到今天的顧問身分,她看見太多帳面資產很漂亮、但真正要用錢時卻一籌莫展的案例。長期保單、不動產、股市波動,讓許多看起來「有錢」的人,在人生轉折時,沒有一筆錢能讓他們安心用。
所以她創業;她說:「我不是想讓你變富,我只是想幫你安排一份,不焦慮的財務安全感。」
她的財務設計哲學:像插花一樣
「不是把所有花都塞進去,而是每一朵都在對的時間開在對的地方。」
她的插花哲學,就是她對資本配置的堅持。她不鼓吹標準答案,而是陪伴每位客戶根據自己的節奏設計:「這筆錢是生活費,那筆錢是為未來做準備;這部分保留流動性,那部分則拿來做資產增值。」她問的不是「你要賺幾%」,而是「你什麼時候會需要用錢?」
FCN不是投機,是每月現金流的關鍵設計
Mickey擅長的是透過結構型商品 FCN(Fixed Coupon Note,固定收益型結構商品),設計一口屬於客戶的「現金流水井」—每月一瓢剛剛好的錢,會自己流進來。「這不是用來賭的,而是設計出來的。」她堅定地說。
這類商品並非市場主流,但她與璞耀資本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團隊,早已與包含華南永昌、永豐、凱基等多間券商建立起精準合作模型,根據客戶的人生階段、資產結構與風險承受度,從資金來源、商品搭配到稅務節省,每一筆投資都是專屬設計。
目前,璞耀主要與華南永昌證券深度合作,由海外商品部資深顧問 David 與大安分公司協理林伯修主責對接。「我們在去年底推出FCN商品,是因為看見市場上中高資產客戶對『穩定現金流』的強烈需求,例如:以一筆30萬美金資金配置FCN,每月可穩定領回約2%票息。這不是過去券商的主流商品,但在配息、獲利與風險都可控制的範圍下,我們開始與像璞耀這樣的顧問單位合作,推廣這種可以被客製化的策略工具。」David 表示。


華南永昌證券北區分公司:我們合作是因為她問對了問題
華南永昌證券大安分公司負責人林伯修協理進一步補充,Mickey的團隊不是拿商品來賣,而是拿客戶資產結構來面對問題;他們會回推客戶的資產佈局、現金用途、風險界線,甚至搭配最低稅負制, 設計出真正適合的 FCN 組合,且FCN相較投資一般ETF更具節稅效果,他們比客戶更清楚自己該選什麼。
林伯修坦言,大安分公司能成為華南永昌證券底下FCN銷售表現全北區第一的分點,很大一部份歸功於璞耀的專業導入,這樣的顧問夥伴,不只懂產品,也更懂如何陪伴客戶做出選擇。讓我們券商願意配合,也讓客戶更願意信任與長期合作。


Mickey:不一定賺最多,但想讓人對錢安心
「這家公司不一定最賺錢,但如果我能讓很多人對錢安心,那我就做對了。」璞耀團隊服務對象涵蓋女創業家、單親媽媽、企業主、半退休醫師、正在轉型的二代接班人,這些人不缺錢,只是想確定:「當我需要錢的時候,它會不會在?」她們的答案是:「我們一起幫你設計那筆錢——安靜地、準時地、每月出現在你身邊。」璞耀資本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為中高資產族群與企業主提供顧問式財務規劃服務的公司,服務範圍涵蓋資產配置、現金流設計、企業融資、風險保障、稅務結構、房地產顧問及不動產信託等整合服務;公司團隊擁有金融、保險、法律與不動產實務背景,致力於幫助每一位客戶打造真正可控、可理解、可安身的資本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