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庭揚/花蓮報導
為推廣生物多樣性理念並深化在地民眾對臺灣狐蝠保育意識,花蓮縣政府將於8月舉辦5場夜間生態導覽活動「星空下的狐蝠小學堂」,邀請民眾親自走進北濱公園,在星夜中探索台灣最大型蝙蝠的神祕身影。
瀕臨絕種的臺灣狐蝠屬一級保育類動物,臉型似狐狸、眼神靈動,展翼可達1公尺,是臺灣唯一體型如此龐大的蝙蝠。根據調查,目前全台推估僅剩約424隻,其中花蓮約占139隻,是台灣本島唯一有穩定棲息族群的地區。牠們主要棲息於夜間林地,卻因與人類生活領域重疊,長年面臨棲地流失與人為干擾壓力。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縣府以「與自然共好」為核心理念,持續推動友善環境政策,並透過生態教育提升公眾對瀕危物種的保育參與。她呼籲民眾踴躍參加導覽活動,一起走進暗夜中,理解台灣狐蝠的生態角色與困境。
該系列活動將於8月1日起展開,共五個場次,分別為8月1日、2日、15日、16日及22日晚間6點50分在北濱公園集合出發。活動採「不打燈、不干擾」原則,以實地介紹狐蝠食源植物及觀察其夜間活動蹤跡為重。每場次限額20人,活動報名連結:https://reurl.cc/gY2dyL。


農業處長陳淑雯指出,臺灣狐蝠主要以果實、花朵、嫩葉與花粉為食,是森林生態中重要的授粉者與種子散播者。維護其棲地,不僅有助於物種延續,更是守護整體生態鏈的關鍵。她強調,唯有落實「人與狐蝠和諧共生」,才能打造花蓮成為自然友善城市典範。。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探索台灣最大蝙蝠 星空下的狐蝠小學堂限額報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