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對台灣商品課徵20%對等關稅,高於競爭國日本、韓國的15%稅率。這一消息引發台股震盪,台股今(1)日開盤即大跌,一度下挫超過370點,台積電跌20元。
對此,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表示,20%關稅雖然比4月最早提出的32%還好,但台灣作為出口導向國家,整體經濟仰賴高科技產業鏈支撐,企業利潤必定受損。在房市方面,首當其衝的將是商業不動產,廠辦、商辦需求可能大幅減少。
陳炳辰指出,由於企業擴廠動能受阻,缺少「產業園區」議題帶動,將使現階段已趨冷的房市更加雪上加霜。最嚴重的是,整體信心不足,難以期望資金布局國內不動產。他直言,如果政府沒有針對房地產的振興或放寬、甚至降息等措施,「今年房地產沒有看到翻身的機會,一路冷到明(2026)年第一季。」
關於是否會出現拋售潮,陳炳辰解釋,目前觀察以新屋交屋情況來看,因為都是3到4年前買入的,價格相對較低,暫時還未見到撐不住的情況。但他警告,如果房市再持續冷1到2年,現階段買在高點的人可能無法承受房價崩跌,導致要降價拋售,「接下來會越來越危險,只能靠價格鬆動來搶救。」
對於現階段想買房的自住客,陳炳辰提供三點買房策略:一是注意貸款,目前房貸利率較高,銀行資產衡量更嚴格,資金準備要更充裕;二是關注即將交屋的物件,可能有價格鬆動情形;三是留意建商新推案定價,雖然不見得多便宜,但相比過去高點,也是相對合理的水位。
總統賴清德表示,台灣的20%關稅為「暫時性」,因為台美雙方還未完成總結會議,後續達成協議後可望再調降稅率。中經院院長連賢明也指出,這個稅率是他們先前預測的高端,但仍需等待川普最後確認。
儘管關稅消息引發市場震盪,但台股表現並未如預期般慘烈。有分析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市場已經反映了這一消息,加上高科技產業有完整供應鏈,不易被取代。然而,也有觀點指出,5%的關稅差距在大量採購下仍是筆可觀的金額,可能影響某些產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