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台南豪雨沖垮古蹟!清代古城牆撐不住 35年來首大損毀

台南豪雨沖垮古蹟!清代古城牆撐不住 35年來首大損毀


▲台南豪雨沖垮古蹟!清代古城牆撐不住 35年來首大損毀(圖/記者王俊勝 翻攝)

【賴傳媒、記者爆料網 王俊勝/台南報導】

台南連日豪雨不僅造成市區多處積水,也讓珍貴古蹟受傷!國定古蹟「台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中的南門段城垣,6日下午突傳塌陷,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獲報後,立刻派員現場勘查,並在隔日會同專家學者檢視損毀情況,初步判定是長時間豪雨滲蝕、沖刷地基,導致結構鬆動崩落。

 

南門段城垣位於中西區樹林街,興建於清乾隆53年(1788年),採三合土版築工法,其中部分牆體還是國立台南女中的校園圍牆。台灣府城城牆自清雍正3年(1725年)獲准興築以來,歷經多次調整與擴建,最輝煌時期共有14座城門,如今僅存大東門、大南門、東門段、小東門段及南門段等殘蹟。2023年,相關遺構被整併指定為國定古蹟,完整保留清代城池格局的歷史印記。


▲不敵大雨沖刷,突倒下(圖/記者王俊勝 翻攝)

南門段城垣上一次整修是在1985年列為三級古蹟後,當時牆體因雜草叢生、外層版築傾倒、內部土方流失而進行修復。如今時隔35年再度受損,讓保存壓力再度升高。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指出,專家會勘後建議分階段搶修,首要任務是先穩定結構,避免損害擴大,同時已請管理單位台南女中啟動緊急採購程序。市府也將配合文化資產局提供技術與經費補助,全力推進修復工程。

 

目前,現場已拉起封鎖線並設置警示標誌,提醒民眾經過時提高警覺,避免靠近危險區域。市府強調,後續將持續關注修復與維護狀況,確保這段清代城牆得以世代傳承,見證台南的歷史記憶。

閱讀原文

延伸閱讀:

Related Posts

1 of 3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