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簡體

别把“我就知道”挂嘴边 小心毁了前程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常把“我就知道”挂在嘴边,不难发现这类人总爱使出一张嘴,指示别人“这么做比较好”,实际上他们可能是毫无任何想法,当下也只为了迎合大家。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后视偏见”或“后见之明”,说白了就是“马后炮”,即在事情有了结果后,不管他们有没有做过预判,都会有一种“早就知道”的偏见。一般上他们很难以客观的眼光看待事件,也无法反省自己的问题,久而久之不只是会招人厌恶,也可能阻碍职业发展。

社会心理学家艾许(Solomon Asch)曾提出“从众行为”的概念,如果一个群体中,大家都指出错误的答案,那么参与实验者也会跟着说出错误的答案。

一般上这类喜欢把“我就知道”挂在嘴边的人是不经思考,平常也就很会察言观色,没有主见,总是人云亦云。

假装有意见

有些人在回应是否了解工作内容时,总是“我知道”,即便指正错误,也是回一句“我知道”。

其实他们并不是把“我知道”当作“我理解你的意思”。往往却是因为缺乏对工作内容的思考,也不想反省自己的失误,想尽快脱离那个场合而这样搪塞。

要是不理解这类人,或许会为了确认他们是否清楚工作而反复询问“你真的知道吗”。奈何他们会觉得心里不舒坦,于是又来一句“我知道”。

面对后视偏见的人,建议尝试直接与他们交流,若局势变得难以处理,可能需要与上级或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图:Canva)

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便能知晓这些人是“真知道”还是“假知道”。他们会觉得询问的人看不起自己,持有负面印象,所以也不会用心回复。

其实存有后视偏见的人,都会开口闭口都是“早知道”,这种人的心态便是如果事情成了,便是自己的功劳;要是事情搞砸了,便一定是别人或是外部环境的因素。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奚恺元(Christopher K. Hsee)在他的《别当正常的傻瓜》一书中提过,“有后视偏见的人总在事情发生以后,觉得自己当时的预测就是对的。所以,他们也难以从以往的失败经验中,学习真正有用有价值的东西。”

主动沟通避免争论

面对这类后视偏见的人,建议尝试直接与他们交流,表达你的看法和观点,并且以事实、数据或具体案例支持你的观点,这样可以减少对方只凭主观判断的情况。

如果可以,避免与他们陷入争吵。如果局势变得难以处理,可能需要与上级或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Related Posts

1 of 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