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背信案逆轉,前輔大校長江漢聲等三人高院改判無罪定讞。這項判決為長達七年的司法程序劃下句點。圖/輔大提供
記者呂泓陞/台北報導
台灣高等法院昨(21)日就輔仁大學前校長江漢聲、醫學院前副院長洪啓峯及前輔大醫籌處醫療事務組長林依恬涉嫌背信案,撤銷原審判決,改判三人無罪定讞,為長達七年的司法程序劃下句點。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在判決結果出爐後發表聲明表示,對司法公正還予當事人清白深感欣慰。

本案源於對輔大醫院前身「輔大診所」營運模式的質疑,檢方原先指控江漢聲等人在診所成立與營運過程有不法情事;包括江漢聲被控利用輔大診所名義借款、挪用校產400萬元,並和時任醫學院副院長洪啓峯、前輔大醫籌處醫療事務組長林依恬等人共謀外包標案,圖利輔大診所250萬元。新北地院判江10月,另判洪、林各4月,均可易科罰金;但台灣高等法院昨天判決大翻盤,改判江漢聲等3人無罪定讞。
根據法院審理期間揭示的新事證顯示,診所的設立與資金運用,均依循校內主管會議決議,並在校方董事會的監督下進行,其主要目的為支援未來附設醫院的籌設、照護師生健康,並提供醫學院學生實習場域。
據調查,輔大董事會早在2018年便已委請獨立的會計師與法律事務所,針對相關指控進行全面調查。調查結果明確指出,診所的財務帳目中,並無任何證據顯示有逃漏稅或中飽私囊的行為,所有資金流向皆有紀錄可循,未曾進入任何個人帳戶。這份專業調查報告,也成為洗刷被告嫌疑的關鍵一環。
合議庭認為,輔仁大學是輔大診所的實際經營管理者,當年為了開辦輔大診所營運以銜接設立「附設醫院」,因此名義上租借場所、實際上以「監督管理」的模式開辦輔大診所。不過,當年礙於法規,無法逕予撥款,因此才研議由醫學院以「醫學院學生臨床技術相關活動經費」名義,在2007年到2009年間簽請輔仁大學支付開辦費用;而且為了調節輔大診所資金缺口,才在2017年間以「社區醫療勞務委託案」的名義,由輔仁大學向輔大診所採購勞務。
合議庭認定,江漢聲等3人是依照輔仁大學指示處理相關事務,他們的處理過程或許有可議之處,但難以認定他們是為了圖輔大診所的不法利益或損害輔仁大學的利益而做出這些舉動。
判決書指出,輔仁大學的相關財會支出,都是為了開辦及維持輔大診所的營運,而由輔大診所「管理委員會」及輔大管理階層人員討論後作成決策,並委託江漢聲3人執行,無法推定輔大有財產上損害,3人上訴否認犯罪為有理由,因此撤銷原審判決改無罪。全案不得上訴。
江漢聲長期服務於輔仁大學,並是推動成立輔大醫院的關鍵人物,曾為創院籌募超過新台幣11億元資金。此次獲判無罪,不僅是對其個人名譽的平反,也讓支持者鬆了一口氣。隨著高等法院的無罪判決定讞,這起備受關注的案件正式宣告落幕。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背信案逆轉 前輔大校長江漢聲等三人高院改判無罪定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