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竹縣府團隊赴新加坡  交流文化、教育與永續治理經驗


▲縣長楊文科率領縣府教育與文化團隊赴新加坡考察。(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新竹縣長楊文科為強化文化政策視野與城市發展策略,率領縣府教育與文化團隊赴新加坡考察,此次行程涵蓋STEAM教育、文化展館、美術館營運及永續治理等領域,期盼借鏡國際經驗,進一步深化新竹縣文化治理實力與城市品牌形塑。

新竹縣具深厚的客家文化與多元族群融合元素,新加坡同樣也是多元族群共構的社會,新加坡華人占總人口逾七成,包含閩南、潮州、海南與客家等族群,其中客家人約佔8%,縣長楊文科表示,此次參訪娘惹土生華人博物館,縣府團隊藉由參訪了解該館如何以策展建構文化敘事,透過服飾、瓷器、婚禮習俗與生活物件,營造出情境式的展覽,感受文化多重意涵與歷史脈絡,對於新竹縣未來在族群文化展演與地方故事再詮釋上,提供了豐富的策展靈感。

縣府團隊亦參訪了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該館由原最高法院與市政廳兩棟歷史建築整併而成,自2015年開館以來
,成為東南亞現當代藝術重鎮,館藏超過8000件,涵蓋19世紀至今的東南亞藝術發展,建築空間中巧妙保留大法官席、古典柱廊、押解路徑等歷史遺構。

縣長楊文科於座談交流期間聚焦美術館營運與自籌財源策略,包含企業贊助、品牌聯名、教育推廣商品化等方式,新加坡方面分享其以多元收入結構支持公共服務的成功模式。

教育局表示,參訪團隊成員所提出的館舍管理、跨國合作、文化資產保存與美術館制度等專業問題,展現新竹縣在文化治理面向的縝密關注與厚度,也讓新加坡館方印象深刻,展現新竹縣在文化治理上的企圖心。

濱海堤壩的新加坡永續館以水資源管理、能源節約與垃圾處理為核心主題,展示推動「零垃圾目標」的政策實踐,並以互動方式強化公眾環保意識,展館特別介紹焚化底渣如何轉為道路建材,並探索「再生沙」材料在3D列印建築上的應用,以因應砂石資源缺乏問題,展現資源循環與創新研發的雙軌並進。

縣長楊文科說,近年縣府已推動的垃圾熱處理設施建設,提升焚化效率與能量回收,這些相關措施正逐步構築更宜居、永續的居住環境,與文化發展形成相輔相成的雙軌驅動。

Related Posts

1 of 34,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