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時報/鄒志中報導) 台灣最高海拔公車!為滿足梨山居民前往台中市區的多元代步需求,讓幸福服務網絡更加完善,真正實現偏鄉交通平權的願景,在平均海拔2,000公尺的台中梨山地區,被譽為「幸福巴士」的偏鄉公共運輸服務,不僅成功克服高山險峻地形,更以其卓越成效,繳出逾九成的交通覆蓋率與高達93%的民眾滿意度。這項創新模式去年榮獲《天下雜誌》第二屆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優選,並獲得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肯定,成為台灣偏鄉交通服務的典範。
突破困境:從白牌車到合法綠牌,開創在地永續模式
台中市交通局長葉昭甫指出,台中市長盧秀燕深知偏鄉公共運輸的艱鉅挑戰,特別指示團隊克服環境、財源及人力等重重考驗,旨在讓台中市梨山地區四大部落的居民也能享有便捷的公車服務。梨山幸福巴士計畫的核心創新,在於成功將過往僅能依賴的私有「白牌車」合法轉型為台中市政府核准的「綠牌」市區客運車輛。此舉不僅有效解決九二一震災後當地長期存在的交通困境,更開創了「在地人服務在地人」的永續經營模式,實踐交通平權,並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精神高度契合。
服務擴展:小而美的彈性服務,滿足多元民行需求
自2022年起,台中市政府團隊便著手推動這項「小而美」的公共運輸服務。2025年4月,梨山幸福巴士更成功拓展第二條試營運路線,將服務範圍延伸至和平區大安溪沿線的達觀里及自由里。這條新路線由當地雙崎社區發展協會負責營運,並合法轉型為市區汽車客運業,專為當地部落居民提供便捷的「門對門」預約式交通服務,深受民眾好評。台中市交通局承諾將持續滾動檢討民眾需求,確保服務無縫接軌,滿足偏鄉就學、就醫及採買等多元交通需求。
在地力量:公私協力,共創性別平等典範
梨山幸福巴士主要由梨山社區發展協會負責營運。透過在地招募並培訓駕駛、輔導在地車輛合法轉型,不僅確保服務的在地化與永續性,更為居民提供彈性預約的客製化交通方案。目前,堅強的駕駛團隊共有9位成員,其中更包含一位女性駕駛。這項服務模式因有效保障偏鄉婦女及弱勢族群的交通權益,呼應了CEDAW《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第14條精神,於2023年榮獲台中市政府性別平等創新獎肯定,彰顯了公私協力、共創共榮的價值,讓台中在地能量逐步擴散。
成果豐碩:載運量近四萬人次,預告直達市區新路線
數據顯示,自2022年啟用至今,截至2025年7月底,梨山幸福巴士已累計行駛19,313班次,服務高達38,879人次,為長期飽受交通不便之苦的偏鄉居民,帶來實質的便利與福祉。隨著台中市梨山社區發展協會的營運日益穩定,台中市交通局已積極規劃並於2025年7月17日正式公告開辦「梨山幸福巴士直達台中市區路線」,未來將進一步滿足梨山居民前往台中市區的多元代步需求,讓幸福服務網絡更加完善,真正實現偏鄉交通平權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