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一名40歲上班族OL因子宮肌瘤問題,之前曾在其他醫院接受超微創手術,希望破壞病灶組織進而消融肌瘤,期間子宮肌瘤一度縮小,不料三個月後追蹤檢查,卻發現竟已變大,趕緊求診高雄秀傳紀念醫院婦產科桂羅利醫師,評估後進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手術,目前仍持續追蹤觀察;桂羅利醫師提醒,子宮肌瘤術後需定期回診,以免錯過治療時機。
桂羅利醫師說明,該名OL的子宮肌瘤約為10公分,今年上半年在其他醫院施作「微波消融」超微創手術,一度有縮小為8公分,沒想到再過3個月追蹤檢查,竟已變大為12公分,趕緊求診高雄秀傳紀念醫院婦產科協助。
該名OL與桂羅利醫師討論,希望能保留子宮,評估後決定採取肌瘤切除手術,而切除後的肌瘤經過化驗,病理檢查結果顯示肌瘤介於良性與惡性之間,屬於「邊緣性肌瘤」,代表有癌化機率的潛在風險。
桂羅利醫師表示,微波消融、海扶刀等治療方式,都是優質的非侵入性治療新選擇,能破壞肌瘤組織、縮小腫瘤,但無法取得相關病理切片,因此,透過相關案例來提醒患者,子宮肌瘤經治療後,若未縮小反而變大,就有隱含其他病理因素的可能性,務必定期回診追蹤,評估是否需進一步手術。
桂羅利醫師提醒,子宮肌瘤症狀因人而異,小肌瘤較無明顯症狀,若肌瘤過大壓迫子宮內膜或膀胱等處,則可能出現經血量多、貧血、頻尿或腹部腫塊等異常情形,若有相關症狀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