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其邁出席八涳橋改建及曹公新圳匯流口護岸拓寬治理工程動土典禮,感謝中央挹注治水經費,強調工程將全面提升仁武地區防洪能量
【焦點時報/記者張淑慧 報導】「八涳橋改建及曹公新圳匯流口護岸拓寬治理工程」今(25)日正式舉行動土儀式,由高雄市長陳其邁聯同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陳建成、立法委員林岱樺、賴瑞隆、邱議瑩,以及議長康裕成率領市議員、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分署、農田水利署高雄管理處、仁武區長、在地里長及社區理事長等各界代表共同參與,祈求工程順利完成、風調雨順。陳其邁市長指出,此工程為仁武地區防洪改善的關鍵項目,完工後將有效降低河道水位,減少淹水風險。他特別感謝經濟部水利署透過前瞻計畫提供經費補助,以及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及各界的支持,促使治水工程得以順利推展。
後勁溪排水上游為獅龍溪排水與曹公新圳排水,雖然中下游已陸續完成整治,但匯流處八涳橋及其上下游渠段約有205公尺範圍因河道束縮,加上曹公新圳右岸約有225公尺排水線型不佳,因不利宣洩洪水,遇到豪雨時容易發生淹水。故凱米颱風過後,市府水利局進行全面盤點並規劃改善方案,內容涵蓋拓寬瓶頸段、增高防洪牆及新闢滯洪池等多項策略,並獲中央核定補助總額達約11.2億元。其中,八涳橋改建及曹公新圳匯流口拓寬工程總經費約6.3億元,主要進行橋樑改建及渠道拓寬,並於獅龍溪與曹公新圳匯流口處增設導流牆。該工程預計於115年底前完工,預計可使匯流口河道水位降低一公尺以上,屆時將全面強化後勁溪及曹公新圳的排洪效能,為仁武地區防洪能力全面提升。
陳其邁市長指出,除八涳橋河道拓寬外,為因應極端氣候帶來的強降雨挑戰,亦積極推動仁武地區多項滯洪設施,包括曹公新圳上游興建十九灣滯洪池、八卦休閒公園滯洪池及曹公新圳、獅龍溪堤岸加高等,期望透過完整的水利系統提升防洪韌性,減輕水患帶來的衝擊。他再次感謝中央單位與地方共同攜手,展現積極治水的決心與效率。
水利局提醒,八涳橋預計今(114)年10月(確切時間依水利局網站最新公告發佈為主)進行橋梁拆除工程,施工期間將進行河道與橋梁改建作業,周邊交通將會有管制與改道措施,呼籲民眾提前規劃行程並遵守現場指揮,以確保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