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半導體龍頭中芯國際公布第二季財報,營收達2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5%,但獲利僅1.46億美元,年減19.5%,且相較第一季大減54.6%,每股盈餘為0.02美元。外媒報導指出,中芯國際管理層坦言,美國關稅與下游客戶超額下單,導致現金流預測困難,加上價格上漲進一步壓縮毛利率,盈利能力承受挑戰。
與此同時,中芯國際(SMIC)計畫將全面收購旗下「中芯北方(北京)」(SMNC)股權,以強化在地產能布局,即使中國半導體產業目前仍面臨嚴峻的美國制裁及營收壓力,中芯國際仍持續加大資本支出。
中芯國際維持全年70億美元資本支出計畫,強調將持續擴產以滿足中國國內晶片需求。北京當局近年大力推動「去美化」與半導體自主化,中芯國際與華虹的整併動作,被視為配合政策方向、確保先進製程與成熟製程的市場份額。
根據中芯國際向港交所提交的文件顯示,公司將收購中芯北方49%股權,並透過發行新股籌資完成交易;雖然存在股權稀釋疑慮,但消息公布當日,中芯國際股價仍逆勢上揚,港股漲幅達5%,上海市場盤中一度衝高10%,目前累計漲幅約6.8%。業界人士解讀,這顯示中芯國際與競爭對手華虹半導體目標一致,短期目標均為積極整合資源以鞏固國內晶片供應鏈。
目前收購方案細節尚未定案,包括發行價格與最終比例仍待談判,中芯國際也表示將於後續公告披露完整計畫。分析師認為,中芯國際短期盈利前景依舊承壓,但在國家產業政策支持下,以中長期發展來看,中芯國際仍將持續扮演中國晶片戰略核心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