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融合在地與永續精神,樹德科大視傳系榮獲7項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融合在地與永續精神,樹德科大視傳系榮獲7項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南部最大聲/高雄報導
 

樹德科技大學再傳捷報!今年「2025德國紅點品牌暨傳達設計獎」得獎名單揭曉,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視傳系)共有7件作品脫穎而出,榮獲紅點獎。該系自2012年首度參賽以來,已累積116件紅點設計大獎殊榮,其中包含17座「最佳設計獎」,成果斐然。

 

今年獲得紅點獎(winner)作品分別為:

《等候》高雄候鳥郵記設計。以候鳥為引,描繪高雄濕地作為遷徙路線上的生命驛站,集郵冊與導覽手冊交織成旅途記憶,靜靜訴說自然與守望之間的聯繫,同時獲得插畫類/出版與印刷媒體類兩項紅點奬-由楊裕隆師指導、創作團隊:陳玟伶、葉銘哲、林雅淳、劉玉芬、盛芷柔。

《GULOO》台灣原生蕈類感濕雨傘設計。以九種台灣原生蕈類為題,雨傘上的隱藏圖案在濕氣中悄然浮現,宛如雨後林間的生命復甦。菇露不僅是傘,也是生態與設計的詩意結合,獲得包裝類紅點奬-由陳政昌師指導、創作團隊:蘇恩霓、莊茵聿、林冠廷、蕭頌婷、張子俊、李沛謙。
《喝玲琅》30到60年代攤販叫賣聲造型盒設計。以台灣街頭叫賣聲為主旋律,重建1930至1960年代的市井日常。聲音與空間交融,喚醒記憶深處的老街韻律,獲得出版與印刷媒體類紅點奬-由劉奕岑師指導、創作團隊:黃玟綺、曾郁晴、林邑嬛、吳珮琳、楊子珊。

《布記》移印-布的記憶,布工藝切入設計思維,推,包裝細節中藏匿自然的溫柔與手工的溫度,呈現出布的特殊紋理與線條美感設計,獲得包裝類紅點奬-由邱惠琳師指導、創作團隊:渡邊七海、神谷樹菜、陳艿蓁、鄭維寧、黃珮晴。

《水圖》台灣水資源情報插圖設計。以手繪山水展現台灣水資源的流動之美,將被忽視的議題轉化為詩意畫面。一筆一畫間,是對島嶼生命脈動的深情凝視,同時獲得插畫類/出版與印刷媒體類兩項紅點奬-由楊裕隆師指導、創作團隊:黄匀蔚、朱曉結、李雪英、馬睿婷。

楊裕隆系主任說,本次獲獎作品特別感謝講座教授翁英惠全程指導國際競賽流程,以及副校長兼設計學院院長蘇中和博士與學校資源的全力支持。樹德科大長年積極投入資源,鼓勵並支持學生參與國際競賽,更將永續設計(Sustainable Design)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深度融入課程與創作。

陳政昌副主任表示,今年獲獎作品以台灣在地文化、自然生態與社會議題為核心,兼具美學價值與社會責任,不僅展現台灣新世代的設計態度,更讓國際看見台灣的創意能量。德國紅點設計大賽(Red Dot Award)素有「設計界奧斯卡」美譽,為全球四大設計獎項之一,也是最具指標性的國際設計盛事。教育部「設計戰國策」計畫更將其列為第一等級國際競賽,鼓勵學生以創意爭取國際肯定。

校長王昭雄除了肯定視傳系師生專業優異的表現,也認為此屆參賽作品,皆以台灣在地文化為核心,彰顯學子對土地、環境與社會的關懷,無論在創意發想或設計實踐上,充分展現技職教育在培育創意與專業實力上的卓越成效。

▲《等候》高雄候鳥郵記設計。圖/樹科大提供

▲《GULOO》台灣原生蕈類感濕雨傘設計。圖/樹科大提供

▲《喝玲琅》30到60年代攤販叫賣聲造型盒設計。圖/樹科大提供

▲《布記》移印-布的記憶。圖/樹科大提供

▲《水圖》台灣水資源情報插圖設計。圖/樹科大提供

Related Posts

1 of 3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