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三重銀新未來城計畫過關 長照與全齡居住並重引討論

三重銀新未來城計畫過關-長照與全齡居住並重引討論

三重銀新未來城計畫過關 長照與全齡居住並重引討論

新北市三重區「銀新未來城」計畫歷經多年審議,終於獲得內政部都委會審查通過,預計明年初公告招商。這個仿照新加坡海軍上將村概念的複合式長照園區,將成為新北市推動銀髮安居的重要指標案例,但也引發民代對照顧比重的不同意見。

 

 

計畫內容與發展歷程

銀新未來城位於三重碧華國中遷校後的原址,基地面積達2.7公頃,容積率400%,將透過BOT模式打造2萬7000平方公尺的複合式建築群。計畫內容包括收托120人的日照中心、200床住宿式長照機構,以及500床只租不售的全齡友善居住設施,其中要求每戶都必須有65歲以上長者,並保留5%名額優先提供給弱勢戶。

 

 

這個計畫早在2020年6月就送交內政部都委會審議,原本可望成為全國首例,但因公益性問題遭到質疑,審查進度落後於其他縣市類似案件。經過專案小組多次審查,確認開發符合公共性、社會性與公益性原則,並要求建立租金水準監管機制後,終於獲得通過。

 

民代關注照顧比例問題

多位市議員對計畫內容提出建議。李倩萍議員指出,新北有5.5萬名失智失能者急需住宿式照顧服務,銀新未來城卻將最高比例優先給亞健康長者,建議應提高住宿機構比例。顏蔚慈議員也認為公益性比例應該更高,應優先照顧民間難以照顧的族群。

 

林國春議員則擔心,能入住的多是經濟情況較好的長者,弱勢民眾可能難以受惠。陳啟能議員更建議改採OT模式而非BOT,由市府自籌經費並申請中央補助,才能全權由政府掌控,真正照顧到民間企業不足的部分。

 

市府回應與規劃方向

衛生局長陳潤秋回應表示,200床住宿機構已經是相當大的量體,而500床全齡友善單元也歡迎失智失能長者入住。市府會在設計階段考慮調整相關比例,但住宿機構收費標準需遵循全國統一規定。

 

這個計畫除了長照設施外,還規劃對外開放300席停車位、托育中心、綠地、運動中心、商場及生活美食空間,打造一個讓長者能夠安心居住、同時享受完整生活機能的環境。這種複合式設計旨在打破傳統長照機構的封閉性,創造代間共融的生活空間。

 

未來挑戰與社會意義

銀新未來城的推動面臨幾項挑戰:首先是如何在BOT模式下確保公益性,避免淪為純商業開發;其次是如何合理分配資源,兼顧亞健康長者與失智失能者的需求;最後是如何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確保營運品質符合預期。

 

這個計畫的成功與否,將成為台灣推動銀髮安居政策的重要參考。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如何創造適合長者居住的環境,同時整合醫療照顧與生活機能,是各縣市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M觀點 銀新未來城代表新北市在長照政策上的創新嘗試,雖然在照顧比例與營運模式上仍有討論空間,但其整體規劃方向值得肯定。未來如何透過完善的監督機制與彈性調整策略,讓計畫真正符合在地長者需求,將是成功的關鍵。這項計畫也為其他縣市提供了一個值得參考的銀髮安居新模式。圖/新北市衛生局  M傳媒 https://94m.com.tw/

閱讀原文

延伸閱讀:

Related Posts

1 of 35,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