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咚咚」聲中流動的情感與技藝,從中理解泰雅族父親為女兒打造織布地機作為嫁妝的深厚意涵。「咚咚的身體記憶」(kbalay ccinun pala ongu na Tayal Klesan)由醒來吧工作室策展團隊策劃,將於 2025年9月4日至9月12日在宜蘭中興文創園區11號倉庫展出。本次展覽限定8天,以南澳群泰雅族傳統地上織布機器具為主題,結合文化資產保存者「韋建福Pasang‧Hayung」與學員的作品,重現「咚咚」聲響背後的文化故事。
Pasang‧Hayung 文化保存者來自南澳鄉武塔村哈卡巴里斯部落,2013 年登錄為「宜蘭縣傳統藝術-木工藝(泰雅族傳統男子工藝)」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自幼承襲父親韋清田的技藝,已傳習所有泰雅族男
人必備的技能,包含製作藤編、勾織網袋、弓織、木工及建置泰雅族傳統建物等項目,可說是南澳地區泰雅族首屈一指的文化保存者。
▲韋建福與學員的作品,重現「咚咚」聲響背後的文化故事。(圖/醒來吧工作室提供)
展場分為三大區塊,第一區塊從認識文化意涵到泰雅男人製作織具的過程及步驟,以及學員們歷經3個月精心完成的成品;其次,特別展出織具現代化之變遷,以及泰雅族Klesan(南澳群)服飾之流變;最後,則是營造出一個五感體驗情境區,讓觀眾實際能感受身體流動的記憶。
此次展覽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及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補助的「C類無形文化資產─泰雅族木工藝推廣計畫」成果展,這五年韋建福保存者透過其計畫,也培育多位種子教師,別具意義,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同親眼見證泰雅族的工藝精神,感受Klesan「咚咚」的身體記憶與家族故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