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專案小組出動「快速質譜儀」進行定點監測。 (圖/記者蔣彤雲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竹北市水圳公園認正式啟動高規格監測行動,環境部專案小組今(10)日正式進駐水圳公園,將出動「快速質譜儀」進行定點監測,鎖定近期市民最關心的夜間異味問題。
竹北市公所陳家緯主秘提到,行前會議中,環境部依據市公所彙整的異味時段與地點資料,並參考8月26日、27日、31日(零星通報)及9月4日的相關紀錄進行分析,研判今(10)日氣候條件與前幾次事件相似,因此特別擇定今日展開監測,由於多數通報集中在竹北東區,經專業團隊初判風向(東南風)飄散路徑後,選定位於水圳公園設點採樣。
▲環境部專案小組出動「快速質譜儀」進行定點監測。 (圖/記者蔣彤雲攝)
環境部指出,由於地方監測量能有限,難以偵測到細微的有機污染物,環境部特別升級監測層級,啟用新採購的空品監測車,並以不鏽鋼採樣桶將現場檢體送至國環院實驗室做進一步分析,竹北成為該車首次啟用的地點
,顯示中央對此一事件的重視,而後續將透過檢測數據縮小範圍,再由新竹縣環保局鎖定可疑工廠加強稽查。
關於傳出監測車在竹北市駐點「一週」採樣時間之說,排放者疑似聽聞風聲而有所警覺並未排放,因此竹北市公所特別通報,建議監測車進駐與作業時程滾動式保密調整,讓惡質廠商無所遁形。
鄭市長提醒,檢測期間是要抓出兇手的,勿干擾專業判斷,甚至讓不法業者藉機規避追查,唯有全民與各單位攜手,給予專業團隊足夠的工作空間,才能讓污染行為無所遁形。
鄭朝方市長表示,這是中央、縣府、市公所三方首次在竹北同步展開空污追查,環境部調派專業人員與精密儀器,縣府環保局負責後續取締與執法,市公所則提供場地、電力與人力支援,確保檢測設備能穩定運作,這樣的合作模式,象徵空污追查正式進入跨層級聯合行動,將能更快掌握污染來源。
鄭朝方強調,市公所雖非一線權責單位,但會持續協助蒐集並彙整線索,完整交由環境部及縣府做進一步研判
,感謝市民踴躍提供資訊,協助完成「異味圖鑑」,讓專業團隊有依據比對,也呼籲市民如有異味情況,請即時透過縣府通報平台或市公所各類管道反映,因為每一則回報,都是追查成功的重要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