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與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合辦的「全民藝享—讓美學走進你的城市」典藏品交流展,自9月13日至10月7日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至高館展出,今(13)日上午舉行開幕典禮,與會貴賓有高雄市文化中心管理處廖小玲處長、國立國父紀念館代理副館長邱文志研究員、策展人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古耀華教授、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學系吳弘鈞副教授、中華民國台灣南部美術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學富老師、中華民國台灣南部美術協會理事長鄭勝揚老師、高雄市書畫學會周惠齡理事長、香榭藝廊藝術總監陳文龍老師、高雄市藝術聯盟畫會理事長林南宏老師、高雄市現代畫會前任會長管振輝老師及藝術家蘇連陣老師。
高雄市文化中心管理處廖小玲處長表示,國父紀念館與文化中心攜手合作,自9月13日至10月7日共同推出「全民藝享—讓美學走進你的城市」巡迴展,高雄站於今日隆重揭幕。國父紀念館自民國61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文化藝術推廣與典藏研究,成果斐然;文化中心自民國70年設立以來也是不遺餘力深耕藝術展演。此次國館典藏展巡迴至高雄,不僅讓作品「走出庫房」,更以「藝術就是生活」為核心理念,期望將美學融入城市與日常,誠摯邀請各界蒞臨文化中心共同感受藝術走進生活的美好。
國立國父紀念館代理副館長邱文志研究員表示,本次展覽承繼彰化場後移師南部,在文化部與高雄市文化局的支持下,讓長期典藏、鮮少公開的作品走出館舍,與地方觀眾交流。展品涵蓋全國青年書畫展及中山青年藝術獎得獎作品,部分藝術家創作歷程跨越近四十年,呈現從學生時期到成熟階段的多元風貌,啟發年輕創作者對藝術成長的體悟。展覽也強調館藏與在地連結,推動藝術走入生活。此外,9月20日將舉辦「現代與傳統書畫對話」專題交流,期待促進更多文化互動,共同拓展臺灣藝術視野。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學系吳弘鈞副教授表示,回顧過往曾參與國父紀念館舉辦的全國青年書畫比賽與中山青年藝術獎並獲獎肯定,一路深受鼓勵與支持。國父紀念館長年在展覽、收藏及文化競賽的推動上不遺餘力,為臺灣藝術發展與美術史建構奠定重要基礎。
策展人中國文化大學美術學系古耀華教授表示,本次典藏展巡迴至高雄文化中心,特別融入在地藝術特色,展出多位重量級藝術前輩與青年藝術家的珍貴作品,不僅能欣賞早期得獎之作與成熟階段的對照,也能見證藝術家從青春到成熟的歷程。
今年國父紀念館獲「文化部委託公立博物館協助辦理支持臺灣文化內容再開發計畫」支持,於彰化與高雄兩個城市舉辦「『全民藝享—讓美學走進你的城市』2025國立國父紀念館典藏品交流展」,展覽主題聚焦在國父紀念館曾辦理過38屆的「全國青年(學生)書畫比賽」,所有參展作者均為各組前三名的書畫藝術家,在選件上特別考量創作者與展出城市的地緣關係。展出內容有藝術家當年競逐獲獎的作品,也有參展者獲獎後透過其它邀請展、申請展或獎賽而有新作獲選入藏者。展出作品類型以水墨及書法為主,展陳36件典藏品,包含張伸熙、李文珍(李郁周)、黃才松、蕭進興、林國山及薛志揚等知名南部藝術家作品。
張伸熙,高雄梓官人,曾任臺南市國畫研究會、南美會理事長,並於南華大學、長榮大學授課,對南臺水墨藝術教育貢獻深遠。此次展出2件不同時期的作品,其中〈雲山映霞〉以層次分明的構圖、巧妙的筆墨運用,呈現山水之間的空間感與氤氳氣氛。透過具象的山石與飄渺的雲霧,展現對自然的深刻理解與詩意表現。張伸熙並以此作,榮獲1975年國父紀念館第3屆「全國青年(學生)書畫比賽」社會組第一名。
黃才松,臺南西港人,曾擔任全國美展、高雄美展、南瀛美展等獎賽評審委員,並參與國美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等場館的典藏與審查工作。水墨作品曾榮獲全省美展永久免審查資格、第28屆中山文藝創作獎等殊榮。此次展出4件不同時期的作品,其中〈陽明春晚〉為2006年中山樓啟用40週年所創作,展現了濃淡變化的墨色與空間層次。畫面以濃墨描繪參天巨松,細膩呈現中山樓建築之美,運用微小細節表現宏大意境,展現獨特構圖與深遠的視覺效果。
9月20日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至高館辦理「東方現場—當代書畫語境與展演邏輯」藝術專題座談,邀請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學系吳弘鈞教授擔任座談主持人,長榮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王源東教授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蔡文汀教授擔任座談人,將探討水墨藝術在當代的轉化與國際交流,並聚焦形式創新與在地性論述。相關資訊請逕上高雄市政府文化局khcc.kcg.gov.tw及國立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網站www.yatsen.gov.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