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曾是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最年輕、也是唯一的女性教授,張玉盈一度被譽為「人生勝利組」。然而在30歲後,她的人生急轉直下,歷經長女夭折、婚姻挫敗與兩項重大罕見疾病,最終不得不仰賴輪椅生活。但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反而以堅毅與感恩,將重重考驗化為養分,如今榮獲衛生福利部第29屆身心障礙楷模「金鷹獎」,成為激勵人心的不倒翁。
張玉盈自小懷抱科學夢,立志挑戰諾貝爾獎。求學過程中,她熱愛數理化科目,最終錄取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之後赴美俄亥俄州立大學攻讀碩、博士,僅花五年便完成學位,論文產量驚人,指導教授稱她是「最會寫論文的學生之一」。
27歲返台後,她進入中山大學應用數學系任教,當時成為全校最年輕副教授,六年內升任正教授,並轉至資工系。她是工學院上百位教師中唯一的女性,屢獲傑出教學獎、研究績優獎與優良導師獎,甚至入圍十大傑出女青年。
然而榮光之路在30歲後戛然而止。她不僅承受家庭劇變,更被診斷出「修格蘭氏症候群」與「多發性硬化症」,疾病讓行動逐漸退化,最終坐上輪椅。
她曾感嘆:「同時拿到兩個重大傷病,我不知道還能教多久。」多年來,她頻繁進出醫院,曾一度住院35天,但病痛沒有阻止她繼續站上講台。她堅持申請研究計畫、帶領學生完成論文,始終未曾缺席教學崗位。
張玉盈坦言,人生的劇烈變化曾讓她一度封閉自我,不願與外界交流。直到49歲,她才決定改變,「不要看輕自己」。她從寡言轉為主動分享,甚至將專長投入跨領域研究,先後與長庚、慈濟醫師合作,發表高品質論文。
她在課堂中也展現創意,曾扮成聖誕老人與學生互動,疫情遠距教學時更準備趣味道具,讓冷冰冰的網路課程充滿溫度。
「不做就什麼都沒有,做了才有機會。」張玉盈說,33年教學生涯讓她明白人生有起有落,但她從未放棄,「我知足了!」這份從「殘而不廢」轉化為「笑對人生」的勇氣,也正是她獲得金鷹獎的最佳註腳。
中山大學表示,張玉盈在面對雙重自體免疫疾病時,仍能笑容滿面地迎接師生與同仁,堅持研究與教學,不僅是工學院的驕傲,更是金鷹獎精神的最佳體現,「如鷹展翅,即使逆風仍能高飛」。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中山大學 #張玉盈 #金鷹獎 #不倒翁精神 #教育典範 #身心障礙楷模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封面圖說/從人生勝利組跌落谷底再找回榮耀!張玉盈奪「金鷹獎」。(中山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