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第五屆台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TIIF2025 跨國共振 在地實踐

商傳媒|記者吳安妮/台北報導

社團法人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TIIA)宣布,第五屆「台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TIIF 2025)」將於 2025 年 10 月 23 日(四)在政治大學公企中心 A2 國際會議廳舉行。本屆論壇以「投資未來:氣候解決方案、永續供應鏈與影響力資本」為題,強調跨國合作與在地落實,邀請來自日本、新加坡、香港的七位重量級國際講者,並攜手國內金融監理機構與產業領袖,推動台灣正式邁入影響力投資的行動新時代。今年更獲中國信託金融控股、星展銀行(台灣)、國泰金融控股三大永續共創夥伴,以及 12 家永續共好夥伴共同支持,顯示金融業已將影響力視為核心戰略之一。

更特別的是,本屆論壇特別規劃「日本專題」,將邀請「全球影響力投資執委會日本總會(GSG Impact Japan)」三位代表聯袂來台,從制度演進、金融機構實務到混合金融案例,系統性解析日本影響力投資生態系何以在近年躍升為全球標竿。

中信金控總經理高麗雪表示,中信金控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議題、維護生物多樣性,透過投融資促進淨零轉型,力挺臺灣綠色能源發展,2024年再生能源投融資金額逾新臺幣591億元,累計主辦聯貸金額突破新臺幣4,700億元,並透過推廣海草復育、鯨豚調研支持生物多樣性,今年更攜手台江國家公園投入棲地治理,打造第一個公私協力的「其他有效地區保育措施」(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 OECM),結合在地漁民和社區推動友善魚塭、保育瀕危物種,守護臺灣自然生態環境。

星展銀行(台灣)推廣策略暨傳訊處負責人蘇怡文表示,星展致力「創造超越銀行業的影響力」,不僅透過永續連結貸款、綠色授信與台灣首創的藍色貸款等創新金融產品,陪伴企業客戶推動永續轉型;同時,亦藉由星展基金會獎勵金計畫及卓越影響力大獎,提供社會企業關鍵支持,為下一代創造更具韌性、正向改變的社會。

國泰金控協理黃靖涵致詞表示,國泰與《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夥伴關係始於5年前,2021年協會首度舉辦國際論壇,國泰相當認同協會建構台灣影響力投資生態系的想法倡議,因此贊助至今,同時,協會將永續投資核心價值從職場帶入校園的理念,也與國泰不謀而合,因此與協會合作在全台各地大專院校舉辦影響力投資校園巡迴論壇,從基礎核心開始發揮影響力,衷心希望透過多元方式加速擴散,促進台灣成為一個商業資本與公益資本兼容並蓄的生態系,讓有影響力的好企業落地實踐、永續茁壯。

TIIF2025永續共創夥伴合影。圖/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提供

國際里程碑:台灣加入 GSG Impact 國家隊,鏈結四十餘國

TIIA 今年正式獲「全球影響力投資執委會(GSG Impact)」董事會核准為台灣總會(GSG Impact Taiwan),升格為國家級合作夥伴。這一地位不僅彰顯台灣在 SDGs 導向投資上的國際認可,更意味著台灣將與超過 40 個國家展開緊密合作,攜手推動制度創新與資本協作。TIIA 理事長陳富煒表示:「影響力投資的核心在於建立一個完整閉環,當監理政策、專業機構、民間資本能彼此呼應,台灣就能更快承接跨境資金,推動在地減碳、照護與產業轉型。」

政策端引領:監理與國際接軌

台灣金融市場正迎來制度轉型的關鍵時刻。台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TIIF 2025)在今年的議題中,首先聚焦在影響力投資不只是金融商品,也持續在建立透明的衡量框架、並與國際規範接軌,期許能吸引更多國內外資金投入SDGs解方。簡單來說,期許台灣能朝向一個監理與創新並行的生態,讓影響力投資不再只是倡議,而是投資決策上的主要基準。

永續共創夥伴觀點:金融業的行動承諾

而今年三大永續共創夥伴,則分別從投資、風險管理與財富規劃角度,分享如何將影響力內嵌於核心業務。例如中信金控將持續以投、融資策略支持能源轉型,並引入影響力衡量與管理工具,使資金能真正流向有助於社會與環境的專案。星展銀行(台灣)則以家族資本為例,說明如何透過影響力投資兼顧傳承與永續價值,為台灣市場開啟新格局。國泰金融控則進一步把 SDGs 與投資決策緊密結合,從綠能到社會包容專案,展現長期承諾。

日本專題 × 全球連結:制度化經驗成為台灣借鏡

本屆論壇的最大亮點則聚焦在日本專題。日本近年來從倡議走向制度化,逐步建立「有規則的影響力金融市場」,成為全球生態系的標竿。

2024 年 3 月,日本金融廳(FSA)發布《影響力金融基本指引》,明確以監理語言界定「意圖—衡量—管理」的流程,以及治理與揭露要點,為金融機構與募資方提供共同準則,並正式將「影響力」自 ESG 框架中獨立出來,納入投融資決策的標準工序。制度面之外,2021 年成立的「日本影響志向金融宣言(IDFI)」自 21 家金融機構起步,短短三年內已增至 74 家會員,涵蓋銀行、保險、資產管理與創投等多元類型。今年度最新調查顯示,會員回報的影響力金融餘額達 17.4 兆日圓(約 1,200 億美元),較前期成長近 1.7 倍,顯示主流資金加速進場。

在市場推動之外,日本地方政府亦扮演催化者。東京都以「國際金融城市」策略推出 Tokyo ESG Fund 與綠色金融登陸補助,以公共資本牽引民間投資,聚焦再生能源與永續專案,形成中央政策、地方工具與金融機構三方合力的「三腳架」。這些措施讓日本在短短幾年間,建立起「政策—機構—資本—專案」的完整閉環,成為全球典範。

來自日本金融實務一線的主講人末吉光太郎(Kotaro Sueyoshi),現任瑞穗金融集團之集團永續長顧問,長期深耕影響金融。他表示:「當金融機構與政府在制度上取得共識,資本才能更有效率地導向迫切的社會與環境需求。」此外,GSG Impact 大使、GSG Impact Japan 副主席暨日本募款協會創辦人,可說是這是論壇的日本經驗的代表,多年推動日本由公益捐款邁向影響力投資生態。他指出:「影響力投資的價值,在於跨越部門邊界協作,它讓下一代擁有改變未來的可能。」

從四大主軸到五大面向:共振出台灣行動

除了日本,亞太其他國家也派出重量級嘉賓參與。「亞洲社會投資人網絡(AVPN)影響力投資總監 Vikas Arora 分享亞洲影響力資本的新趨勢,強調亞太市場需求正快速增長;「大自然保護協會」香港總監高㦤行則提醒,自然資本市場的價值不僅止於碳,更涵蓋生態系統服務,台灣必須及早建立機制,才能與國際市場對接。

此外,本屆論壇設計四大核心主題,分別是自然解方、永續供應鏈、混合金融與家族辦公室。這些主題既回應全球趨勢,也直指台灣的落地需求。

在自然解方部分,是將生物多樣性、碳與再生等自然相關風險與機會內嵌於金融與企業決策,促使資金精準流向具在地環境效益的專案。至於永續供應鏈,則引導企業由 ESG 合規走向 SDGs 影響力,聚焦融資工具、採購策略與驗證標準的協同,強化地緣政治下的全球供應鏈韌性與社會包容。

較專業的混合金融,內涵是以催化資本、成果付費與風險分攤矯正市場失靈,撬動民間與機構資本,推動試點走向規模化。而家族辦公室,則在使命、績效與傳承間取得平衡,透過投資政策與專業治理,將長期資本轉化為可衡量、可複製的影響力投資組合。

更進一步,今年的論壇更期望透過五大面向的跨域對話,建構完整的影響力投資生態系,包含:資金供給端、資金需求端、資金中介端、政策法規端與專業服務端。每場座談不僅有國際專家分享最新趨勢,更有台灣企業與金融機構的第一手行動案例,真正擁有跨國、跨部門、跨領域的知識交流。

TIIF 2025 不只是論壇,而是一場生態系的集體宣言。影響力不應只是附加價值,而要成為投資市場的共同語言。期待透過這場國際與在地的交會,把影響力真正帶進主流,為下一代創造新的可能。

TIIF2025永續共創夥伴暨永續共好夥伴合影。圖/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提供

活動資訊

日期:2025 年 10 月 23 日(四)

地點:政治大學公企中心 A2 國際會議廳(台北市中正區金華街 187 號)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TIIA)

詳細議程與報名方式將於官方管道公布https://tiia.tw/tiif/

Related Posts

1 of 3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