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補助,嘉義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嘉義市母語角落創造計畫》,昨(5)日在嘉義文化創意園區新嘉義座舉行成果發表,活動由執行單位阮劇團扣合「轉去.轉來Tńg–khì tńg–lâi」系列,融入故事素材,以劇展形式規劃四個展示區,透過表演、影音影像、文字等不同媒介紀錄展示精彩成果,並有老中青不同世代素人參與臺語故事工作坊培訓聯演《燈猴》、《虎姑婆》作品,和觀眾一起分享說臺語體驗玩故事的樂趣。
文化局表示,《嘉義市母語角落創造計畫》從8月開始與在地故事團隊合作,以「家」和「兒童」為發想點,共策辦60場線上線下的臺語故事活動,包含《臺語故事列車─拍開繪本佮恁交陪》、轉來.轉去系列《聽·講·攏佇遮-故事三輪車》等,從嘉義市圖書館展開延伸到市區的八個藝文場域進行故事活動。
培力家長學習用臺語說故事的能力,辦理《講·臺語故事來相揣》故事工作坊。推出4部《聽·嗤舞嗤呲細聲語》由阮劇團「臺語工作隊」改編、發想適合兒童入門的經典文學的作品,於《這聲好啊!》Podcast節目上架臺語聲音劇場,以及成果發表等,吸引許多親子與讀者參與。
即將出版的臺語故事素材《來嘉𨑨迌─綴阿桃阿嘉來揣寶》,未來也將提供嘉義市國中小課程使用。希冀一系列臺語推廣活動的辦理,讓家庭親子由參與感受臺語之美進而主動使用臺語,及對母語文化根基的珍視。
阮劇團團長蔡明純指出,在過去兩個月以來,「轉去・轉來Tńg–khì tńg–lâi」一系列的臺語活動,密集地在嘉義市的各個生活場景發生。兩臺「故事三輪車」、六位說書人、八個藝文場域、四個適合親子共賞的線上聲音劇場、五梯次工作坊,執行計40場以上臺語說故事活動。
劇團在成果發表上特別梳理臺語故事列車所有故事線,讓所有角色與故事「回家」,舉辦一場臺語故事呈現,蘊含著我們對「母語」與「家」之間聯繫的期許,會中邀請各梯次工作坊老中青學員聯演學習成果,搬演《燈猴》、《虎姑婆》作品,期在母語學習的旅程中,讓故事成為大家最佳伴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