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 Freepik
南非政府日前透過政府公報,將台灣在當地的兩處辦事處名稱降等並更名,同時要求駐處遷離首都普利托利亞。此舉引發台灣強烈抗議,並一度考慮以半導體、晶片出口管制作為反制手段。
台灣的反應被外媒形容為「罕見強勢」,但同時也提醒可能引發美方對台灣在半導體市場影響力的警覺。然而,在南非政府請求協商後,台灣經濟部同意暫緩實施晶片出口管制措施。
儘管晶片禁令暫時喊卡,但台灣與南非之間的貿易關係似乎已受到影響。根據農業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台灣自南非進口蘋果的數量出現巨大變化。今年截至八月底,台灣自南非進口的蘋果僅99.09公噸,總金額約10萬美元(約新台幣305萬元)。相較去年同期進口高達2,695.52公噸、金額300萬美元(約新台幣9,130萬元),進口量與金額雙雙崩跌,降幅高達96.3%。
這一變化使南非從去年台灣第6大蘋果進口國降至今年的第10名。過去台灣進口南非蘋果主要集中在7至10月的產季,但今年迄今僅有四筆進口紀錄,最新一批進口時間為8月,顯示貿易量急速萎縮,市場幾乎只剩零星供應。
雖然台灣政府並未對蘋果進口採取正式禁令,但這一巨大變化容易讓外界聯想,這可能是台灣對南非施加壓力的另一種方式。
針對此次外交風波,外交部亞西及非洲司副司長陳詠博於9月30日證實,目前台灣與南非雙方正持續就事件進行協商,尚未有最終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