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石鄉林美如榮獲「卓越貢獻獎」殊榮。
【亞太新聞網/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直接觀察治療音譯為「都治」是世界衛生組織倡議最具效益的結核病防治策略之一,疾病管制署與中華民國防癆協會9月24日表揚都治計畫20週年績優關懷員,來自新竹縣的林美如、鄭秋美榮獲「卓越貢獻獎」的殊榮,縣長楊文科肯定他們長期在偏鄉、站在第一線投入結核病防治工作,獲獎實至名歸。
衛生局表示,結核病是受到結核桿菌感染的慢性傳染病,患者一旦發病,需持續接受至少6個月以上的治療才可恢復健康,療程中病患可能面臨副作用不適、忘記服藥等挑戰,都治關懷員落實就是落實「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吃完再走」三步驟,並協助監測副作用,是陪伴患者走過療程、重獲健康的關鍵力量。
獲獎的林美如關懷員為人謙和、與鄉民互動緊密,已在尖石鄉服務15年,陪伴許多結核病患完成治療,她曾經在送藥時,發現1位高齡獨居個案,未依往常出現吃藥,心生警覺並四處尋找,結果在個案家廚房發現患者倒臥在地、口吐白沫,立即協助送醫,成功救回一命,這段經歷讓林美如更深刻體會這份工作的責任與價值。
▲五峰鄉鄭秋美榮獲「卓越貢獻獎」殊榮。
鄭秋美關懷員在五峰鄉耕耘結核病防治工作長達20年,也常支援竹東等地區的送藥工作,她分享曾遇過一位堅信自己「不可能得病」的個案,起初每天須花近一小時耐心溝通,才能讓對方願意服藥,經過持續關懷與衛生所團隊合作下,這位個案不僅順利完成療程,日後甚至成為她的「得力助手」,主動協助找出需要篩檢或治療的民眾。鄭秋美認真負責,常常騎著摩托車翻山越嶺送藥的身影,令人動容。
衛生局表示,目前新竹縣13鄉鎮共有14位都治關懷員,默默耕耘在社區防疫第一線,與醫療單位及衛生局所攜手合作,提供民眾最貼心的關懷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