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日前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以下簡稱「消保協會」)發布之有關枸杞產品重金屬檢測的報導,恐導致社會大眾產生誤解,為釐清事實、回應社會關切,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謝慶堂理事長,聯同高雄市理監事,以及大高雄、屏東縣、雲林縣、大台南中藥公會與漢方創藝發展協會,於9 月16 日與消保協會溝通共同討論如何導正資訊還原事實。
中藥材源自天然植物、動物與礦物,植物在自然生長中會吸收環境中的水分與礦物質,因此即使在未受污染地區種植,也可能含有微量重金屬,這是正常的「背景值」,並非污染或品質問題。「檢出」不代表「超標」,更不等於「有害」。
針對報導中30 件市售枸杞檢出重金屬,食藥署說明,依實際攝取量回推,含量皆符合法規標準,產品均為合格。並澄清部分報導誤用檢驗標準,導致誤解。
雙方皆認同:
1. 有關食品及中藥材的相關資訊,應以正確、科學、客觀的方式對外公開,避免產生誤導。
2. 消費者須認知所有農作物都應有合格標準的重金屬容許量。
3. 枸杞輸入我國境內時,必須接受海關邊境檢驗;上市流通後,亦由地方衛生局進行後市場抽驗,主管機關均設有嚴格把關機制,同時業者也會進行自主檢驗,層層確保產品品質與安全。
特此感謝立法委員許智傑及服務處團隊居中協調,協助雙方建立良性溝通與合作平台,共同守護產業形象與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