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報導
台積電週四公布第三季營收達新台幣9,899億元(約325億美元),年增30%,超越市場預期的9,62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主要成長動能來自輝達(NVIDIA)與蘋果(Apple)等美國科技巨頭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大量投資,使高階晶片代工需求持續飆升。
根據《彭博》與《路透》統計,台積電7月至9月營收為新台幣9,899.2億元,遠優於去年同期的7,596.9億元,也高於LSEG彙整的22位分析師平均預測值9,732億元,此結果介於台積電7月法說會所給出的31.8億至33億美元區間中段。
報導進一步分析,AI熱潮正全面推動晶圓代工產業進入新一輪成長周期,輝達的AI加速晶片、蘋果的新世代處理器與雲端伺服器需求持續擴張,使台積電先進製程產能維持滿載。
今年以來,台積電股價已上漲逾34%,遠勝加權指數的18.5%漲幅,持續穩居亞洲市值最高企業。市場預期,台積電將於10月16日公布完整第三季財報與全年展望,屆時將成為全球半導體景氣的關鍵指標。
外資分析師指出,AI相關晶片需求已完全抵銷疫情後消費性電子疲軟的影響。台積電的3奈米與5奈米製程晶片仍為全球AI伺服器核心組件,其中3奈米產線主要供應蘋果A17系列與輝達Blackwell GPU,加上高頻寬記憶體(HBM)代工訂單強勁,使第三季表現亮眼。
業內人士認為,台積電第四季營收可望續創新高,全年營收年增率上看25%。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AI伺服器與高速運算(HPC)將成為台積電2024至2026年的主要成長引擎」。
台積電長期受惠AI產業的結構性需求,隨著美國、歐洲及中國各自加快建設AI資料中心,對高階晶片與先進封裝的需求勢必持續上升。台積電旗下CoWoS先進封裝產能,據傳將於2025年前再擴產一倍,以滿足輝達、超微(AMD)與微軟等客戶的龐大需求。
除台積電外,台灣電子代工龍頭鴻海同樣受惠AI伺服器熱潮,第三季營收創下歷史新高。市場預期,隨著AI設備滲透率提升,台灣電子供應鏈整體獲利動能將延續至明年。
業界指出,AI晶片帶動的不僅是製程技術突破,也推升整體半導體生態系轉型,包括:散熱模組、先進封裝與電源管理晶片等環節,皆迎來新一波成長。
目前匯率方面,1美元約兌新台幣30.49元。法人預估,若第四季美元維持強勢、加上AI晶片需求持續爆發,台積電全年營收有望挑戰新台幣3.8兆元大關,毛利率可望穩守52%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