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保結算所與金融研訓院共同委託的「數位金融客戶體驗滿意度研究調查」,今天發表調查結果,發現18歲以上民眾有59.2%過去3個月曾使用數位金融服務,推算約達1186萬8744人,其中,以女性、年齡層越小、教育程度越高、居住北部、月收入越高者,使用比例越高;整體來看,使用數位金融服務的滿意度高達86%。
其中,月收入3萬~5萬的民眾,滿意的比例最高;月收入2萬~3萬的民眾,滿意比例較低。(如下圖,記者李錦奇攝影)
進一步來看,民眾對於消費付款、台幣轉帳/匯款、下單交易、網路投保、查詢市場行情,滿意度高、使用率也高,相關數位金融服務具有競爭優勢;相對地,查詢存款餘額與交易記錄、查詢交易資訊、繳費繳稅、轉帳、帳單繳費/繳稅、申請變更保障內容,滿意度較低、使用率也低,屬次要改善項目。
至於未使用數位金融服務的原因?47.1%受訪民眾認為沒有使用需求,38.2%認為不知道如何開始/不會使用,15.1%擔心交易安全,14.8%認為習慣使用現金交易。
調查報告建議,加強資安與風險控管機制,提供更簡單直覺的服務操作介面,推出多元回饋與日常應用整合,持續投入技術應用與創新,優化現有法規環境,建構更開放互通金融科技生態區;另外,也要廣納更多非使用者進入,包括降低操作門檻與提升人性化設計,協助弱勢族群入門,建立更完善的爭議處理機制等等。(如下圖,記者李錦奇攝影)
此一調查是在3月10日至4月5日進行,市話+手機調查雙軌進行,一共打了19萬4千多通電話,最後完成2013份調查,手機與市話各完成至少1千份。
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如上圖,記者李錦奇攝影)表示,本研究調查為金管會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2.0的施政重點,近年全球金融體系加速數位轉型,數位金融服務成為推動創新與市場競爭的核心力量,透過本次數位金融客戶體驗滿意度研究調查,可更瞭解臺灣數位金融服務發展面貌。
林丙輝指出,本次調查成果發現,「提升交易安全」、「開發多元日常生活應用場景」、「整合更互通開放的平台」、「簡化友善介面,協助弱勢族群入門」、「優化法規環境,完善爭議處理機制」、「加快數位金融創新」等面向是受訪者最關心的議題。
林丙輝指出,數位服務帶來的便利性,過半民眾都有使用經驗,在金融機構不斷精進下,各項目服務都有9成以上的滿意度,而整體滿意度也高達8成6,相當貼近實際感受,而對交易安全的重視以及對弱勢族群的協助,則是金融機構可以繼續努力的方向。
金管會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處長胡則華表示,金管會將依據本次調查成果,滾動檢視金融科技政策與監理措施,兼顧創新發展與風險控管,鼓勵金融機構或周邊單位優化數位金融服務,以打造更便捷、安全、包容且永續的數位金融環境。
元大銀執行副總郭美伶指出,弱勢族群要靠教育推動,例如從小在學校開始接觸數位金融,不是等到年紀大了開始,長輩們會覺得很難;至於金融業者,則可努力推廣,例如到偏鄉,讓民眾實際使用,也提醒民眾,假網頁假網站非常多,會盜取帳號密碼。
金融總會秘書長吳當傑則說,金融機構都在努力,降低數位金融服務的進入門檻,而金融機構退休的人很多,如果能成為志工,到第一線宣導,感染力也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