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特搜隊於112年11月通過國家搜救能力分級檢測(NAP),取得中型搜救隊伍能力認證,正式加入國家隊輪值馳援國外救災的行列。今年11、12月份為桃園市擔任國際人道救援輪值縣市,為強化國際人道救援緊急動員集結機制,今(17)日於第二搜救救助分隊及消防局防災教育館進行緊急動員集結及行動基地架設演練,此次演練人員共計93名,出動各式救災車輛27輛、搜救犬2隻,並有土木結構技師、醫護人員及獸醫師等外部專家共同參與。

消防局表示,桃園市近年來積極投入人力訓練及器材添購,參與許多重大災害搜救工作,並曾支援國內台南、花蓮震災等大型災害,救援經驗豐富。另為支援花蓮地區的災害應變與救援任務,消防局與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及林口長庚醫院的醫護人員全程參與,不僅圓滿完成任務,更於行程中即時處理車禍傷患,展現專業與奉獻精神,充分體現跨單位協力救災的堅實力量。

消防局提及,地震災難具有不可預測性。近期在10月1日,菲律賓發生規模6.9大地震,再次提醒大家強化國際救援即時應變的重要性。因此,除了採購各式裝備器材、加強專業訓練外,更需要透過動員集結測試演練,全面檢視搜救隊伍集結與整備情形。唯有不斷演練與整合,凝聚隊伍共識,強化救災能量,才能在災害發生時迅速反應,將傷害降至最低。
消防局也提到,在搜救犬能量方面,消防局搜救犬小組目前已有4隻犬隻取得國際搜救犬組織(IRO)認證,並持續朝任務能力認證(MRT)邁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領犬員盧弘恩與搜救犬APRIL近期通過了德國搜救犬協會(BRH)路徑追蹤高級認證,這是全台首隻取得該資格的搜救犬,展現桃園在搜救犬訓練領域的專業成就。為持續精進犬隻訓練環境,消防局也正規劃興建專屬的搜救犬訓練中心,提供更完善的培訓及實戰演練場地,確保犬隻能在各類任務中發揮最大效能。
消防局強調,桃園市身為國門之都,如遇國際間發生重大災害,需我國派遣搜救隊伍前往支援時,桃園市特搜隊必將立即接受中央徵召,前往受災國執行救援任務,以展現我國重大災害搶救能力與人道關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