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張瑞珊/台北報導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於今(18)日上午在孔廟劇院舉辦「114年勞動影像工作坊」成果發表會,公布前三名、佳作等獎項。第一名作品《街道編織者》在敘事內容、觀點契合、勞動主題及視覺表現上,獲得評審一致肯定,榮獲三萬元等值獎品。該片以辛勤維護街道整潔的清潔員為主角,透過不同視角帶領觀眾看見清潔員背後的故事。拍攝團隊由黃奇多、陳鴻婷、張閔淳、陳欣美組成,在導演陪拍與專業指導下,歷經多次討論與實作,從企劃發想、素材整理到故事結構與剪輯修整,於三個月內完成兼具專業視角與創意深度的影像作品。
勞動局副局長江明志表示,為了擴展勞動影像多元化的視野,勞動局持續以影像工作坊形式,鼓勵學生、事業單位、工會等組隊參加。而本年度為了讓更多對勞動影像有興趣的民眾參與,首度增設初階課程,學員可以與志同道合者組成團隊參與進階課程。經過76節課程培訓與3位監製導演的指導,共完成10部影片,題材涵蓋外送員、清潔產業、創業歷程、二度就業婦女等不同領域的勞動現場,從多元視角呈現勞動者的故事與生命樣貌。
今日成果發表會除頒獎外,下午時段並安排10部學員作品放映及映後座談,讓觀眾與創作者面對面交流。除第一名《街道編織者》外,第二名由講述清潔臨工經濟的《看不見的重量》獲得;第三名《座右銘》則真實刻劃勞動者職涯歷程;三部佳作《斜槓的勇氣》、《紅綠燈之間》及《衝ㄚ,肖年ㄟ》,則以多元觀點展現對不同勞動者的觀察與真誠關懷。



本屆工作坊的10組團隊在三個月的密集課程中,學習影像技術與敘事策略,在專業導師帶領下完成作品。課程同時融入紀錄片精神與在地走讀,深化學員對勞動現況與社會脈絡的理解。透過鏡頭凝視勞動的日常,勞動局期盼讓更多人看見勞動的價值與尊嚴,讓「勞動」成為城市中最動人的風景。
更多詳情請見「114年勞動影像工作坊—勞動映像」官網:https://act.iwork.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