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請問魯莽的領導人 台灣有B計畫嗎?

川習會尚未揭開序幕,美中台關係再度引發關注。美國總統川普在出訪亞洲前主動拋出台灣議題,表示美中會談可能觸及台灣,儘管態度模糊卻聲量驟起,使得台灣再度成為美中角力的焦點。從《時代雜誌》到《經濟學人》,西方媒體接連點名台灣。有專家投書,賴清德是魯莽的領導人,也有媒體直指核心,叩問如果美方支持轉向,台灣的B計畫是什麼?

《時代雜誌》刊登美國亞洲計畫主任高德斯坦的投書,直指賴清德總統「魯莽」並警告台灣正成為「全球最危險的引爆點」。高德斯坦的嚴厲批判,當然不代表美國政府立場,但無疑凸顯了美國政治圈對台政策辯論再起。有人稱此為克制派,主張美國應避免與中國直接衝突,他們認為台灣雖然重要,卻不是攸關美國生存的核心利益。他們強調可以「支持台灣,但不為台灣開戰」。這樣的論調,對於一向將美國承諾視為護身符的台灣而言,無疑是當頭棒喝。

民進黨政府的反應卻耐人尋味。面對外媒刊登專家的質疑,外交部以「賴總統強調和平是唯一的選項,維持台海現狀則是台灣的一貫立場與國際社會共同共識。」的老調應答,既無英文版本反駁,也未正式與《時代》,甚至撰稿人溝通,看不出一個國家在國際論辯應有的自信與專業。相反地,網軍與側翼忙著抹紅批評者,把一場外交與安全政策的討論,降格為政治鬥爭。這樣的作法,不僅無助於澄清國際觀感,反而暴露了執政者的焦慮與短視。

更值得警惕的是《經濟學人》的追問:「若川普一旦放棄台灣,台灣的B計畫是什麼?」這並非危言聳聽。川普一向以「交易式外交」見長,凡事講求籌碼與利益。當他在大豆、稀土、藥品供應等議題上與北京擺出談判姿態,台灣極有可能成為交換桌上的一枚棋子。根據外電報導,川普已不再像過去那樣自信地保證「中國不會在我任內攻台」,反而語帶保留,顯示他對美中談判並無十足把握。這樣的語氣轉變,恐怕是台灣最大的警訊。

面對這樣的國際風向,賴政府的因應策略仍侷限於對內宣傳。所謂無法解決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民進黨立委王定宇痛批,高德斯坦曾經稱香港一國兩制適用台灣、台灣軍隊會在中國武統時倒戈、美國不應該譴責俄國入侵烏克蘭等。王定宇批評高德斯坦是獨裁者的附庸,是沒有國際觀的井底之蛙。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提醒,外交部反應失當,高德斯坦對中共軍事與兩岸議題極為熟悉,不是一般的挺中學者,民進黨政府若繼續以意識形態回應戰略辯論,只會削弱自身外交空間。

《時代雜誌》專家投書讓民進黨跳腳,《經濟學人》質問台灣B計畫是甚麼?民進黨政府可有答案?《經濟學人》提醒,台灣不該只是增加軍費、強化矽盾或祈禱川普不會賣台,而是應該誠實面對現實。包括,美國支持並非無條件;其次,台灣若要被世界尊重,必須展現成熟、自主且可預測的國家行為。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在安全上強化自立,在外交上擴大非美夥伴的合作,並在內政上重建社會對話與共識。台灣的B計畫,不只是備案,還需要更多的覺醒。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