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大藝術學院院長陳立民協同台師大藝術學院院長莊連東(左4)與海軍官校士官長圖資處處長及學務長等合影。(圖/高師大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鍾尚軒/高雄報導】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藝術學院與德國威瑪包浩斯大學(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共同舉辦「設計工坊(Design Workshop)」成果展暨發表會,於今(27)日假藝術學院展覽空間116藝術中心隆重登場。開幕式邀請副校長李昭蓉、學務長杜明德、主秘姜麗娟、文學院院長李翠玉、教育學院院長丘愛玲和藝術學院長陳立民院長親臨會場,並邀請海軍官校代表團出席,包括學務處長陳又華上校、資圖中心主任鍾育仁上校及楊明哲士官長等人,共同見證高師大藝術教育與國際設計交流的深厚成果。
此次展出內容為學生的跨國設計工坊中所完成的創作成果,充分展現出跨文化設計教育的豐碩成果與創新能量。此外,設計工坊特別邀請德國包浩斯大學兩位設計專家—MarkusWeisbeck與Vera Kunz老師親臨指導,以「創意、實驗與設計思維」為核心,帶領高師大視覺設計學系與美術學系學生進行平面設計與美術海報創作的國際實作交流。學生們不僅深入理解包浩斯設計理念的精神核心,更在創作過程中體驗到藝術與生活融合的設計價值。
開幕活動現場同步與德國威瑪包浩斯大學Markus與Vera老師以及國立勤益科大陳維翰老師進行線上連線交流,學生們以作品發表方式展示創作理念與設計歷程,展現跨國合作下的創意思維火花。展覽現場反應熱烈,學生與觀展嘉賓互動踴躍,充分體現高師大藝術學院致力推動國際藝術教育與設計創新之成果。

▲德國威瑪包浩斯大學講座課程與工作坊Vera Kunz老師指導高師大與台師大學生工作坊聯展作。(圖/高師大提供)
高師大藝術學院院長陳立民博士表示,包浩斯設計運動是促成現代設計的推手,起源於一次大戰之後德國在戰後百廢待興,需要一股新興設計理念幫助德國重建,創始人格羅皮斯有感於工業革命之後設計過度的僵硬刻板不實用,於是創立包浩斯學院為設計注入一股新的藝術與人文的力量,日後成為設計教育的先驅,舉凡現在的設計教育中建築、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平面設計都仍沿用當年報師的教學課程與想法,此次設計工坊不僅促進師生國際視野與創意交流,更為學校與德國威瑪包浩斯大學後續的雙邊合作與學生交流,奠定良好基礎。
未來將持續推動國際設計教育合作,培養具有全球視野與文化創新力的新世代設計人才。非常歡迎熱愛設計藝術的朋友們,10月27日-10月31日早上8點至下午5點,蒞臨和平一路高師大116藝術中心看展。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