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企業今天舉辦36屆企業運動會,總裁吳嘉昭受訪時指出,明年展望應該會好一點,但今年第四季還是不太確定,因為屬於淡季,不過,也不能只看營收,還是要看獲利,一個公司營收增加,獲利不一定會增加,「現在我們目前在電子材料方面,已經有發揮到很大的功能,對整個企業也有很大貢獻,應該明年會更好」。
吳嘉昭說,2027年應該會好轉,因為大陸擴建、大型的石化業擴建,還是繼續,所謂要把小工廠收掉,是相當有限的,大部分供給量還是一直增加,但目前需求量還沒有增加,還沒有上升,所以在供給需求不平衡之下,應該還會辛苦一點。
吳嘉昭也談到接任總裁的感想,他說,最需要努力的,就是要怎麼樣去加速轉型,強化經營,所以集團有擬定了5個轉型方向,3個轉型方針。列為企業經營方針。他在一年多前,就接任台塑集團轉型召集人,順著這個工作一直在推動轉型。
但吳嘉昭也說,轉型不是那麼容易、那麼快,現在最立竿見影的就是把產品高值化,產品轉型,現在馬上要去做,馬上可以立竿見影。至於新的行業,像南亞的醫療材料,以後會成立公司,以後會往醫療方面發展,等到能收穫的時間,可能要一兩年以上,因為醫療材料都要認證。
吳嘉昭重申,新事業轉型沒有那麼快,但產品轉型,包括怎麼樣產生整併、提高效率,還有產品往高值化發展,這是現在正積極在做的。
吳嘉昭今天首次以企業總裁身分,主持台塑企業第36屆運動大會,他致詞時指出,這幾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運動會停辦7年,今年才恢復舉辦,在這7年期間,國際局勢發生快速且劇烈的變化,全球政經情勢可說是動盪不安,尤其是大陸內需市場持續不振,各產業龐大的過剩產能傾銷到全球,再加上今年4月川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對於全球經濟衝擊,可以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除了少數產業例外,大多數產業都受到很大的影響。
吳嘉昭說,為因應當前的嚴峻挑戰,並確保企業未來的競爭力,「轉型」已經是企業迫在眉睫的重要因應策略。今年承蒙管理中心四位常務委員,委任他擔任行政中心總裁職務,擔負起經營管理的重責,深感使命艱鉅,今後他將與行政中心各委員一同攜手,聚集全體同仁的力量,全力推動企業轉型發展的工作。
吳嘉昭說,台塑企業歷經70年發展,在兩位創辦人及管理中心四位常務委員的領導下,早已奠定堅實的管理基礎,歷程中也不斷尋求轉型突破,並擴展許多新興產業及海外生產據點。
吳嘉昭指出,尤其,在王文淵主任委員擔任總裁任內,積極導入AI人工智慧、推動企業數位轉型,奠定台塑企業邁向智慧經營的重要基礎。同時,他更推動全企業的節能減碳、循環經濟及研究開發,帶領企業繼續前進,邁向永續發展。
吳嘉昭指出,因此在權衡企業資源、當前時局及產業發展趨勢之後,確信未來更重要的任務,不但要延續創辦人追求「止於至善」的精神,更要將工作重點,聚焦在「加速轉型」與「強化經營」上,展現「革新銳變,致力卓越」的決心,才能在競爭中突圍,在變局中穩健前進。
吳嘉昭表示,在轉型方面,將加速推動產品、事業、低碳、能源及數位等五大轉型,深化產業佈局,做為企業共同的經營方針,同時結合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引進新技術、鼓勵新創事業,把資源放在最有效的地方,讓整個企業更有創造力、更有競爭力。
另外,希望持續強化經營,利用現有產品的特性,以及長期累積的技術能力,拓展新用途及市場,同時順應產業發展的新趨勢,重新建構產品的發展藍圖,並優化產品的組合,持續提升差異化、高值化產品的比重,提高獲利,發揮立竿見影的效果。
吳嘉昭也特別提到,今年運動會服裝,都是採用南亞回收保特瓶再製的聚酯纖維,以及台化回收漁網再製的尼龍材料製作而成。這也是企業研發的成果,以及環保永續的具體展現。
最後,吳嘉昭說,全球經濟情勢依然嚴峻,在此,除了要感謝各位同仁這些年來的努力,更希望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以赴。堅信,企業在逆境中累積實力,蓄勢待發,終會在度過經濟寒冬後,帶來新的成長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