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失智照護不能光喊口號 政府必須面對真實缺失

(焦點時報/鄒志中報導)  「失智友善不是美好願景,而是每個家庭的生存底線…」台中市政府日前舉辦「114 年度失智照護服務計畫成果發表會」,以「憶起台中・幸福久9」為題,營造出一幅長輩活力、自信滿滿的畫面。長者扇子舞、彩球舞、打擊樂演出以及「高齡友善百寶箱」的感官體驗,確實溫情可親。但我們不能被這些溫馨畫面迷惑:失智照護服務政策的核心並非舞台秀,而是讓家庭與長輩真正有支撐、有喘息、有尊嚴地生活。台中市政府在這條路上,仍有重大的疏失。

台中「據點數量」亮眼,但功能性落後

台中市衛生局指出,截至2025年10月底,台中市長照ABC據點達1,968 處(A據點 106 處、B據點 1,365 處、C據點 497 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 48 處。這些數字乍看之下令人振奮。

但「據點有X處」≠「服務可用Y時段、可負擔Z成本、可覆蓋W 區域」。「功能性」、「可近性」、「可負擔性」才是失智照護服務成敗的關鍵。

相較之下:

新北市除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外,據點記載為 66 家。

桃園市則報至2025年已建置失智共同照護中心 9 家、失智照護服務據點 35 家。

台中長照據點雖數量高,但沒有進一步對比「人均據點」、「照顧者可享時段」、「夜間或假日服務」…等指標,台中市政府卻已宣傳「在地深耕」「友善城市」。實則這是一場長照「據點布建量」的政績秀,而非「照護功能」的實質提升。

家屬壓力不降,照護人力與資源仍偏低

「失智照護」的最大落差在於:照顧長輩的不是政府單位,而是家庭成員。當家人們需要全職分心、工作被迫調整、家庭財務被長期拉扯,這才是真正的問題。台中市政府至今並未對此提出具體數據或政策補救措施。

舉例:雖然台中有 48 處失智社區據點,但若單看服務轉介機制、照護者支援、專業人力流動率、日照名額…等,台中市政府公告甚少。許多家屬反映「課程好,但時間太短」、「得排隊」、「附近區域沒有據點」…等的狀況,並非只出現在偏遠地區。

政策比較來看:

桃園雖據點少,但桃園市政府公開說明「多數據點設於桃園市各行政區、並配套交通及時段延長」的規劃。

新北市設有每區至少都有一個據點的目標。

而台中市政府雖建置多,但並未提出「每區服務覆蓋」、「夜間照顧」、「跨區接駁」…等相關的配套。這代表:家屬仍可能因工作、交通、時段導致根本無法使用,導致台中市政府長照政策的真正效益被削弱。

治理失智症,不能只是「友善」標籤,而需「支撐」實力

「友善城市」是方向,但面對「人口老化」與「失智」的浪潮,台中需要的是「支撐城市」——也就是能真正支援長照家庭、穩住照護人力、讓服務穩定可用。遺憾的是,台中市政府至今未明確提出以下長照三大改革方向:

(1) 照護者支援制度化

台中市政府應強制每半年為照顧家庭做「負荷評估」、提供固定心理諮商補助、照護者經濟減壓措施。若只是偶有活動或講座,而非制度化、自動啟動的支持,那麼所謂「友善」就會淪為空洞的口號。

(2) 擴增托顧服務與夜間/假日覆蓋

據點再多,若只在白天、假日歇業或交通不便,仍無法真正解決「失智」家庭日常照護的困境。台中市政府應明列:日照/家托名額每年成長 X %、夜間服務據點達 Y 處、交通接駁補助覆蓋 Z %家庭。台中市政府應考慮提供民眾這些「硬指標」,供作「失智政策」改進的指標。

(3) 建立專業照護人力升級計畫

照護人力長期為台灣弱項。台中市政府須提出:失智症照護專責人力人數、薪資結構、流動率目標、與技專校院合作培訓方案。若人人喊「友善城市」,但沒人願意投入照護、長照照護人員待遇低、訓練缺乏,那麼這些長照據點只能變成空殼。

呼籲:台中市政府應從「政績型活動」轉向「制度型改革」

縱觀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的長照經驗與數據,台灣各大城市正加速「照護功能化」。台中市政府若繼續停留在「活動多、據點多、宣傳多」的階段,那麼在十年後所面對的,是雙倍的失智人口、更多疲憊的家庭、以及更沉重的公共財政壓力。

台中市政府應立即啟動以下三項清單:

  1. 公開「據點使用率」、「日照/家托名額」及「夜間/假日覆蓋時段」…等核心的數據,接受台灣社會的監督。
  2. 訂定未來五年照護人力、托顧名額、交通補助的成長目標,並納入績效評估。
  3. 將「照護者支援」納入台中市政府長照體系核心,包括:家屬經濟補貼、心理支持、職場友善制度…。

如果台中市政府仍將「失智照護」視為「福祉加分項目」,而非「城市基本能力」,那麼今日再溫馨的舞台秀,也終將掩蓋住明日照護體系崩塌的聲音。

唯有從制度出發、從家庭出發、讓「照護可用」成為「常態」,而非「例外」。台中市政府不能再滿足於溫馨的舞台秀的「友善表象」;它需要的是能真正支撐「失智」家庭與生命的長照「硬實力」。否則,再多的扇子舞彩球舞,也掩不住「失智」社會真實的焦慮。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