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漾新聞|仁武產業園區考察曝隱憂 議會要求市府加速解方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仁武產業園區的建設速度與營運品質,牽動高雄產業版圖的下一步。市議會財經委員會17日前往園區進行實地考察,穿梭在逐步成形的廠房與運輸動線之間,議員們與廠商面對面交流,在機器轟鳴聲與貨車往來的現場氛圍中,親見企業面臨水電供應、交通壅塞與基礎設施不足等壓力。議會期盼市府跨局處協調,以更快、更務實的腳步排除瓶頸,讓園區真正成為承載高雄產業雄心的關鍵基地。

此次考察由市議會財經委員會召集人郭建盟率隊,議長康裕成親自同行,與議員黃彥毓、邱俊憲、湯詠瑜、李順進、林智鴻一同在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長廖泰翔陪同下,踏入天正國際精密與元山科技兩家代表性企業。

郭建盟在現場指出,園區匯聚精密製造與散熱科技等前瞻產業,每一步基礎建設與行政效能都與企業營運緊密相扣。他提出,交通壅塞已成為廠商反映最頻繁的焦點,要求經濟發展局儘速提出因應藍圖,讓廠區運輸不再受限。

康裕成在會中強調,園區目前正處於建設與量能擴張的關鍵交會期,穩定的水電供應,是企業最基本的依靠。

她說,高雄未來的產業競爭力,必須從「穩定的起跑線」開始,議會責無旁貸,只要企業提出需求,議會將全力監督市府、排除障礙,讓企業在園區內能放心扎根、放眼全球。現場廠房內運作節奏清晰,議員們逐步查看設備動線,感受企業在轉型與擴產間的迫切與決心。

邱俊憲表示,仁武產業園區內部道路、公設與生活機能尚未完全串連,企業在進駐後仍需面對碎裂化的環境條件。他期盼市府以整體視野打造完備的產業聚落,使園區真正吸引更多具技術能量的企業進駐。

湯詠瑜則聚焦於招募與留才問題,提醒地緣政治、關稅變化與兩岸競爭等國際變局,正在無聲但關鍵地影響企業決策,她希望市府能協助企業強化人才環境,打造穩健的產業韌性。

李順進從差異化競爭角度切入,指出園區各產業應發展自身專長,避免產業重疊,才能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浪潮中提高競爭格局。他提到,仁武園區若能串聯南部產業鏈上下游形成特色聚落,高雄將能在國際舞台展現更具辨識度的工業實力。

林智鴻則直言,在AI浪潮推升散熱需求大幅成長之際,散熱供應鏈勢必持續膨脹,他鼓勵園區企業掌握前瞻技術,以速度、精準與創新搶得全球訂單,同時建議市府加速改善園區環境,使企業研發與生產更順暢。

天正國際董事長萬文財、元山科技創辦人陳建榮與董事長陳冠宏皆向議會表達感謝,也在現場直言當前最迫切的問題,包括尖峰時段交通瓶頸、電塔遷移作業進度緩慢、員工上下班動線安全不足等。他們坦言,企業正投入研發、擴大產線,但若基礎設施跟不上,將影響整體布局的節奏。廠區內機台熱度不減,機械臂協同運作的畫面,更凸顯企業在競爭中爭分奪秒的現實。

議會與市府雙方向企業承諾將持續追蹤,透過跨局處協調、加速行政程序與交通改善,讓仁武產業園區不只是地圖上的「新興園區」,而是真正能安身立命、擴産逐夢的產業基地。此次踏訪,不僅讓議會直觀感受企業的熱度與壓力,也為園區下一步的「完整成形」敲下最明確的節奏。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