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討論「空中纜車」已近三十年,如同被封存於港灣城市記憶中的未竟之業。高雄市議員李喬如今(24)日於市政總質詢中,以沉穩而堅定的語調掀起議場討論熱度,直指自民國74年起歷任市府多次評估、規劃、設計,甚至提出BOT案,卻始終沒有任何單位真正負責推動,使本該成為港灣城市標誌性天際線的纜車願景長年停在紙上。她強調,高雄不能再錯過這項足以改寫城市觀光、交通與品牌能量的關鍵建設。
李喬如指出,纜車不是觀光奢侈品,而是交通分流與觀光升級的交會節點。旗津島因地狹人稠、假日壅塞嚴重,加上筆直海岸線與開闊視野,是天生最適合發展空中纜車的珍稀場域。她形容,纜車將使旅人以「俯瞰」視角重新認識高雄──從港灣、造船廠、前鎮河口到旗津沙灘,山海河港交錯而成的城市紋理,將被串成一條光亮的高空廊道,帶來截然不同的城市經驗。
她也直言,纜車計畫遲滯近三十年的核心困境,源於權責不清、缺乏跨局處整合平台,以及始終欠缺完整財務規劃,使每次討論都流於概念。她呼籲市府從「想像」走向「決心」,讓未竟的藍圖真正啟動,而非再次在行政流程中沉寂。
議場中,李喬如並以日本橫濱及新加坡的觀光纜車為例,強調世界港灣城市普遍利用高空視野打造城市亮點,高雄更應勇於擁抱自身「山海河港」稀有優勢。她提到,日前議會由議長康裕成率團考察兩地纜車系統,均帶來亮眼經濟效益,高雄若再蹉跎,只會錯失關鍵競爭力。
對此,陳其邁市長在議場回應,將由市府秘書長召集跨局處單位,並責成高雄市政府觀光局為主政機關,與交通局、工務局共同研議。市長指出,纜車原構想自85大樓跨越港區至旗津中島,再延伸至旗津海岸線,串聯市區與旗津的觀光人潮;目前將同步洽詢高雄港務公司評估108公尺限高的技術可行性,以進行全案規劃。
在質詢尾聲,李喬如以更具體的願景提出三大訴求:要求市府明確提出「旗津纜車可行性研究」時程;成立「旗津纜車跨局處專案小組」負責統籌推進;並整合第二過港隧道與旗津整體觀光動線,提出完整的「港區—旗津觀光廊帶升級計畫」,讓「從高空看高雄」成為下一個城市品牌記憶點。
她強調,高雄正在改寫港灣城市的下一頁,而纜車將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連結居民、旅客與土地情感的空中視線。她期待,在陳其邁任期內看到這項跨港大纜車願景正式啟動,為高雄創造新的城市書寫。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