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談城市治理 何志偉:桃園交通被快速成長綁住手腳 改革要讓市民真正有感

民進黨桃園市長人選議題受到外界矚目。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近日在桃園與青年對談時,提出務實的城市治理思路,特別針對桃園市民長期關心的交通議題提出具體改革方向。他強調:「我們要做的,不是遙不可及的事,而是做得到、也一定要做到的事。」


↑圖說:何志偉與桃園青年對談桃園交通問題時,針對交通提改革方向,他強調:「我們要做的,不是遙不可及的事,而是做得到、也一定要做到的事。」。(圖片來源:主辦單位提供)

被視為民進黨桃園市長人選之一的何志偉,應邀擔任桃園青年營講師時表示,桃園近十年成長快速,人口持續增加,但交通改善明顯追不上成長腳步,已成為市民每天都會碰到的生活壓力。

何志偉指出,桃園是全台人口成長最快的城市之一,十年間增加超過17萬人,移居人口、新生兒數都名列前段班。每天在桃園路上活動的汽機車約有170萬輛,是全台第二多;他說:「桃園是一座努力往前衝的城市,但卻被快速成長綁住了手腳。」

「但關鍵是,桃園道路上的車輛有七成不是外來車,而是我們桃園人的車。」何志偉說,這代表,生活需求已經超過道路負荷,他以龜山、八德、平鎮、中壢、龍潭等主要生活路廊為例:「三條路、三個方向,天天都在滿載運轉,就是慢、再慢,整個城市像陷入一種『內部循環塞車』的狀態。」

他指出,這些交通問題不只是民怨,更會拖慢城市效率與經濟發展,包含物流延誤、上下班時間拉長、企業營運受阻,都會讓整座城市的競爭力被迫降速。

何志偉強調,改善桃園交通不能再靠「經驗式管理」,而是必須全面導入大數據交通分析、智慧號誌、車流預測等科學工具。他說:「交通要跟著城市一起升級,桃園的進步不能被塞車綁住。」


↑圖說:何志偉仔細聆聽桃園青年提出的桃市交通問題,用心做筆記。(圖片來源:主辦單位提供)

談到 TPASS 通勤月票時,他表示這是自己從政以來最有成就感的改革之一,證明只要交通系統整合得宜,就能讓通勤族每天確實省時間、省荷包,也改善生活品質。包括 TPASS、路口安全改善、AI 輔助偵測等政策,他過去都參與推動,並累積跨部會整合經驗。

在現場提問時,有學員反映,桃園許多學校周邊仍存在「人行道不足、步行空間不連續、家長接送動線混亂」等問題,是塞車與安全疑慮的源頭。何志偉立即走向發言者聆聽並做筆記,承諾會請中央與地方研議改善,從生活最細微的地方開始,讓市民的交通壓力真正減輕。

他表示:「桃園是一座有力量的城市。我們要努力的,是讓這座城市的速度不再被塞車拉住,而是讓大家每天都能過得更順、更安心。」


↑圖說:何志偉認為,桃園是一座快速成長、發展速度驚人,但交通改善顯然跟不上都市的快速成長,成為最迫切要解決的市市民生活痛點。(圖片來源:主辦單位提供)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