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漾新聞|美濃農地驚現「大峽谷」 議員轟濫倒失控要強化科技稽查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市美濃區農地近日被挖得宛如「大峽谷」,地景破碎景象震1++于,撼市民,也再度掀開高雄多年來土地濫墾、廢棄物流向不明的沉痾。高雄市議會今(25)日舉辦「美濃大峽谷案外案——土地濫墾,廢棄物、營建剩餘土石方處理透明化・杜絕非法傾倒」公聽會,由市議員陳美雅主持,陳麗珍列席。會場上民代與局處首長直言制度破洞,呼籲強化科技監測、衛星預警、夜間稽查與高風險區域列管,用更堅定的作為守住高雄脆弱的土地肌理。

陳美雅表示,「農地變大峽谷」不是偶發,而是長期累積的系統性問題,從廢棄物流向不明、堆置管理鬆散,到稽查資訊不透明,各項漏洞層層堆疊,最終讓農地在重機具下崩落成深不見底的巨大創口。她強調,復原期動輒以年計,甚至永難恢復原貌。她要求案場資料全面公開、跨局處責任明確化,更提出必須啟動可立即落地的防堵策略,讓不法業者無所遁形。

陳麗珍則指出,美濃大峽谷後續如何處理、市府將如何訂定更具嚇阻力的罰則,都需審慎評估。她強調,營建剩餘土石方的流向管理必須更嚴格,土方運送也要做到可查可溯,讓營建業者有明確遵循規範,避免善意施工者與非法者混為一談,使整體制度失去公信力。

環保局副局長黃世宏說,未來將成立稽查大隊,擴編人力至164人,同時環境部正修法提高違規罰金,藉由加重處罰與執法能量,阻絕濫倒亂倒。水利局科長廖杰睿指出,目前在大樹統領等至少兩處發現亂傾倒營建土石方情形,已依違反水土保持法裁罰並移送地檢署偵辦。

農業局副局長梁銘憲表示,透過內政部國土利用監測計畫網站記錄各點變化,並以無人機空拍輔助稽查,掌握現場事證。同時已向中央反映應對違規地主加徵五年期地價稅,藉此提高違規成本。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怡良也說,今年已建議中央修正《土石採取法》,提高罰鍰、沒入機具並增訂刑事罰,強化遏阻效果。

地政局副局長吳宗明則以衛星航照判定地貌變異,並將異常點通知地方政府追查。經陳美雅質詢後,地政局確認目前已移送八件違規案件。工務局建管處副處長謝志昌補充,本會期將提送營建剩餘土石方管理方案及地方自治條例修正,希望全面掌握土方流向,要求運輸車輛加裝GPS、加重罰則,並以南星計畫區作為暫時去化處理場域。

然而,陳美雅指出,現行法令僅以「應」裝設GPS,既無強制性也無罰則,形同虛設。她要求建管處應審核業者提供車牌與GPS裝設證明,以利市府即時掌控土方運輸狀況,避免「假運送真傾倒」的黑幕持續發生。

針對美濃區八處天坑陸續曝光,陳美雅直言,既然市府仰賴科技監測與航照判定,為何此前無法掌握如此重大變異?是科技不足,還是執行鬆散?她質疑多年來濫砍濫挖被忽視縱放,甚至假回填真掩埋,讓土地傷痕累積到無法修補的地步。

「土地破壞回不來,高雄的土地必須好好守護。」在座無虛席的場館中,陳美雅這句話沉沉落下。她要求市府全面列管高風險區域,加強熱點稽查、夜間取締與科技監控,若有重大違規,應依法撤照不手軟。守護土地,她說,是高雄無可退讓的底線。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