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漾新聞|仙后水母驚艷全國 林園高中奪黑潮獎再證海洋教育實力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市立林園高中再次以「在地海洋研究」站上全國舞台!高中部學生以研究倒立水母生理機制的作品「梅杜莎的秘密:仙后水母再生,和收縮狀態與刺絲胞異營能力是否相關?」勇奪2025年第13屆吳鄭秀玉女士黑潮獎助金,海洋計畫科展類獎助金一萬元。這份以林園濕地為起點、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以永續精神為靈魂的作品,為即將到來的90周年校慶增添耀眼光芒,也讓偏鄉科學能量再次被全國看見。

參賽學生表示,本次研究聚焦於校內飼養系統與林園濕地中的「仙后(倒立)水母」,探索其驚人的再生能力與刺絲胞異營特性的內在機制。他們長期觀察水母受傷後的修復過程,並反覆測試鹽度、光照、溫度等環境變因,分析其對水母生理反應的影響。

學生笑說,研究是一場漫長的冒險,但每一次的組織再生、每一格顯微鏡影像,都讓他們更靠近科學的核心,並在分工合作中找到屬於團隊的節奏。

校內共備社群主授課教師陳悠里指出,這群學生從國中一路直升林園高中,在六年一貫的特色課程下累積了深厚研究力。她引導學生解構水母黏液中刺絲胞毒性的變化與其生態意義,並以科學紀錄與模型推論串起研究脈絡。陳悠里說,孩子從好奇出發,靠著一次次試驗,建構起屬於自己的研究方法,也在探究中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性。

教務主任許莉雅表示,學校長年推動「濕地生態 × 海洋永續 × 科學探究」的跨域教育,學生研究不只在數據裡,也在濕地的潮聲中。

林園高中與林園紅樹林學會、林園愛鄉協會、魚社長、林園農會等在地社群深度合作,讓學生從家鄉的泥土、海風與物種中找尋研究靈感,並培養觀察、批判與創造的能力,使在地議題成為走向國際的養分。

倒立水母相關研究在近年來更是屢獲肯定,學生作品連年於高雄市中小學科學展覽會、高中探究與實作競賽、小論文競賽摘下獎項;更以英語代表高雄登上英文論文發表競賽舞台,獲得第二與第三名。孩子們用流利英語介紹「林園濕地」與「仙后水母」,讓地方生態走入國際視野,展現科學不分語言的力量。

校長陳冠璋感謝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長期支持青年海洋教育,也肯定指導教師付出的心力。他表示,能在眾多全國團隊中脫穎而出,是林園高中長期扎根在地、深耕特色課程的成果展現。

他也指出,學校發展「倒立看濕地」課程,串接科學、永續、地方與國際,不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更讓孩子以探究實作素養回應世界的期待。他說:「孩子的研究不只是作品,而是一份從家鄉出發的使命感。」

林園高中的學生再次用科學證明:最深刻的國際力,往往源於最真實的土地。當仙后水母在顯微鏡下閃耀,再生的不只是生物體,而是青年對海洋的關懷,以及林園教育綿延不絕的生命力。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