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

漾新聞|永安國小「拿板凳看歌仔戲」 魔法×傳統驚豔全場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市永安國小昨(25)日上午化身一座流動的戲棚,孩子們拎著小板凳一字排開,只為迎接《守護靈的魔法舞蹈》在高雄的首場演出。由「看戲劇團」團長黃雅蓉帶領專業演員,以歌仔戲唱腔結合現代魔法故事,搭配細膩身段與獨特舞蹈語彙,讓傳統戲曲與童趣想像在校園激盪出最迷人的火花。演出未開始,場邊便瀰漫著期待氣息,宛如回到爺爺奶奶年代,在戲棚下守候那道燈火亮起的一刻。

校長李安世表示,這場歌仔戲巡演是學校特地安排給孩子的藝文禮物,「讓學生像長輩童年一樣,提著板凳坐在戲棚下看戲,是一種跨越時代的文化回望。」他說,從戲曲到魔法,從傳統到現代,都是讓孩子重新理解傳統藝術的入口,讓表演不再只是觀賞,而是可以觸摸、可以感受的文化記憶。

永安國小選擇以戶外平面場地為舞台,拉近演員與觀眾的距離,營造更自由的互動形式,也讓歌仔戲的穿透力完整漫延在陽光與微風之間。

《守護靈的魔法舞蹈》以舞者白水仙學習舞蹈、突破自我為主軸,細膩呈現「自我對話」與「跨越挑戰」的心靈旅程。演出中,黃雅蓉與劇團團員運用身段、唱腔、節奏,將傳統戲曲語彙轉譯成孩子能立即理解的情感語言。

全場五位樂師現場伴奏,鼓、弦、嗩吶與電子音樂交織,像是替舞台灑下魔法粉塵,讓每一段身影、每一抹旋轉,都有了更深一層的戲劇靈魂。

此行巡演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兒童戲曲扶植團隊支持,讓兒童戲曲能走入校園、走進孩子的日常。黃雅蓉說,希望透過歌仔戲的多樣呈現,讓更多孩子知道,傳統不是距離,而是可以陪伴他們一起長大的藝術能量。她強調,戲曲若能從小扎根,未來才能長出更多懂戲、愛戲的觀眾。

現場孩子也參與演出幕後,扛起了戲棚中重要的「走工」角色,協助換景、搬道具,讓戲曲成為一次真正的沉浸式體驗。五年級學生黃婕瑀分享,白水仙努力學舞蹈的情節,讓她想到自己練長笛常遇到瓶頸,「好像從戲裡找到力量,告訴自己可以繼續堅持。」蘇宗豈則直呼:「演員的衣服和動作真的好漂亮、好好看!」純真的讚嘆讓劇場的魔力在場域中蔓延。

最驚喜的,是校長設計的延伸互動橋段。故事進入「時間暫停」的高潮時,演員白水仙與黑玫瑰突然走下舞台,穿梭在孩子坐著的板凳之間,逐一擊掌「解除魔咒」。原本安靜聆聽的孩子們瞬間爆笑、驚呼、拍手,彷彿被喚醒的主角,從戲外回到戲裡,與表演同步呼吸。這一刻,歌仔戲不再是舞台上的藝術,而成了貼近心口的真實。

演出在歡呼、掌聲與笑聲中畫下句點,孩子擠著向演員道謝,宛如歷經一場文化旅程。永安國小表示,未來仍會持續推動戲劇、音樂等藝文教育,讓更多傳統文化以創新的方式,重新回到孩子的生命裡,成為成長中的一道光。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請點選 https://www.youngnews3631.com

What's your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