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中市衛生局推「春節服務不打烊10措施」 盧秀燕:全方位守護市民食安與健康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為親友團聚和餐敘聯歡的重要時節,食安及各項健康及公共衛生服務則更顯重要。市長盧秀燕今(14)日主持市政會議表示,台中市政府重視食品安全,如有相關訊息將盡早發布,以利市民掌握。此外,醫療、防疫、心理衛生等健康及各項公共衛生服務,不因春節假期中斷,讓市民吃得健康、安全,安心過好年。 衛生局長曾梓展今日以「春節食安嚴把關、市民健康齊守護」進行專案報告…

流感疫苗擴大接種 春節連假前施打疫苗保護健康迎新年

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 公費流感疫苗自114年1月1日起,擴大提供出生滿6個月以上民眾接種,截至1月12日止北市已接種逾3萬劑,剩餘約4萬多劑,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國內已進入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加上連假將至,民眾返鄉聚會或出國旅遊的機會增加,國人常到訪的鄰近國家如日本及韓國等近期流感疫情均升溫,搭乘飛機或其他交通工具在密閉的空間,會增加感染呼吸道傳染病的風險,建議民眾於連假返鄉或出國前完成流感疫苗及新冠JN.1疫苗接種,平安過好年。…

高榮南院心導管室及智慧醫療管理中心雙雙揭牌啟用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分院13日舉辦「心導管室」啟用典禮及資訊結合AI「智慧醫療管理中心」揭牌儀式,輔導會主任委員嚴德發到場主持。就醫保健處處長劉峻正、高雄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金順、臺南市政府前副市長戴謙、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副局長黃文正、高榮南院院長鄭名芳等人的共同見證之下,雙雙揭牌啟用。 ▲輔導會主任委員嚴德發致詞。(蔡清欽攝)…

嘉義市推健康新政!婚後孕前檢查補助擴大 癌篩早發現拯救生命

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政府今(13)日於衛生局舉辦114年健康政策宣導記者會,由副市長林瑞彥、衛生局局長廖育瑋及多位議員、里長一起宣佈嘉義市民婚後孕前健康檢查補助、癌症篩檢及成人健檢擴大服務對象年齡等健康新政策,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今日更邀請兩位因市府鼓勵篩檢,而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癌症的民眾分享,讓更多人了解健康篩檢的重要。 婚後孕前健康檢查。…

蛇舞新春 健康先行 藥物存放知識大揭密

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歲末年終,家家戶戶在進行大掃除之際,別忘了順便清理因各種大病小痛累積下來的藥物,以免新的一年因使用過期或保存不當的藥品導致健康問題。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特別提醒民眾正確保存及處理藥品,透過建立正確觀念,既能避免環境污染,也能維護用藥安全。 衛生局表示,民眾常有如“藥品應儲存在冰箱中較好”及“藥品可以永久保存”等錯誤認知。其實,正確存放藥品的方法包括以下三點:…

關懷臺東偏鄉居民健康 國際扶輪捐贈巡迴車及義診服務暖人心

民生電子報/地方中心 為提升臺東偏遠地區居民醫療品質,國際扶輪3523地區11日與專業醫療團隊合作,在長濱鄉長濱國中舉辦義診及捐贈臺東縣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巡迴車」衛生局副局長鍾明霞代表受贈並頒發感謝狀,表彰國際扶輪3523地區及其他捐贈單位,共同守護鄉親健康,縣長饒慶鈴至現場致意,並期盼更多愛心善舉到偏鄉關懷民眾健康。 臺東縣長饒慶鈴(後排左4)感謝國際扶輪愛心善舉,守護鄉親健康 捐贈儀式包括國際扶輪3523地區總監曾國峰DG…

南投擴大癌症篩檢 送萬元健康紅包守護鄉親健康

民生電子報/地方中心 南投縣府為守護鄉親健康,今年擴大七項癌症篩檢年齡,並針對糞便潛血檢查疑似異常民眾,提供免費無痛大腸鏡檢查,同時加碼提供「AI眼底檢查」及「AI骨質密度篩檢」,送民眾健康檢查紅包價值超過“萬元”。 首場「AI眼底檢查」及「AI骨質密度篩檢」11日在草屯鎮衛生所開跑,一早就有不少民眾加入健檢行列,縣長許淑華也到場鼓勵鄉親踴躍參加篩檢,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健康把關。…

勤洗手降低感染風險!「橘子工坊洗手慕斯」每次至少15-20秒

民生電子報/記者李婉如 隨著麻疹疫情的蔓延,病毒的傳播方式更加多樣,對每個家庭、職場及社會的影響日益擴大。麻疹病毒的高傳染性與潛伏期讓防範工作變得更加艱巨,然而,專業的防護措施是抵禦病毒入侵的關鍵。「麻疹」目前在台被列為第二類傳染病,是感染麻疹病毒(Measles…

醫療院所輸液存量拉警報 藥師公會:庫存量不到一週

記者黃李舜/台北報導 年關將至,國內輸液存量又傳短缺,醫療人員大感憂心!藥師公會昨示警,近來接到包括北部亞東、長庚、振興,及南部奇美等醫院都反映生理食鹽水缺貨問題,希望衛福部注意。但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回應,先前永豐已恢復供貨,沒有缺貨狀況,足以供應到農曆年後。不過,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強調,據他了解,各地醫院尤其是區域和地區醫院對輸液缺貨情形是哀鴻遍野,林次長的反應跟基層有很大落差,建議她掌握更精準,不要用辦公室思維想基層。…

小二學童逾半發生嘔吐症狀 謝國樑到校關心 疑腸胃型感冒

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基隆成功國小二年級學童於昨日(1/8)返家後,傍晚期間陸續有10名學生發生嘔吐情形,截至今日(1/9)上午為止,全班27人,已有18人曾出現嘔吐症狀,其中4人發燒,6人請假在家。 市長謝國樑聞訊,旋即至校關心學童,班級環境已全面消毒,昨日午餐也留樣保存,同步指示教育處及衛生局持續掌握學童健康最新情形。…

麻疹疫情升溫 嘉義市衛生局籲注意疑似症狀即通報

近期麻疹疫情上升,疾病管制署1月7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麻疹確定病例,其中2例與中部醫院群聚事件相關,2例分別自越南及印度境外移入。麻疹出疹前後4天即具有傳染力且傳播力極強,會透過空氣、飛沫及接觸確診者的分泌物而感染。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如與確診個案足跡重疊者請自主健康管理18天,如有麻疹疑似症狀,請主動向所轄之衛生局/所聯繫或撥打疾病管制署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聯絡。…

北市聯醫與美和科大簽署建教合作 攜手深化護理與長照教育 

記者呂泓陞/台北報導 臺北巿立聯合醫院1月6日與美和科技大學進行產學合作共同簽署建教合作協定,宣示雙方攜手打造健康照護新典範。簽約儀式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建華見證下,北市聯醫總院長王智弘與美和科技大學校長王建臺代表簽約,為產學合作寫下新頁,此合作將深耕專業護理與長照教育,全面提升臺灣健康照護量能。 簽約儀式,左起市議員李明賢、美和科大校長王建臺、北市聯醫總院長王智弘、衛生局長黃建華。…

嘉義市全台首創!114年出生嬰幼兒免費接種口服輪狀病毒疫苗

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政府6日舉辦「114年嘉義市擴大補助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記者會」,全面補助114年出生且設籍嘉義市的嬰幼兒免費接受2劑型口服輪狀病毒疫苗。由嘉義市長黃敏惠、衛生局長廖育瑋、多位議員及新手爸媽代表一起,宣布服務正式啟動。嘉義市是本島第一全面補助114年出生設籍嘉義市之嬰幼兒免費口服輪狀病毒疫苗,不僅減輕新手爸媽的經濟負擔,更以具體行動保護每一位嬰幼兒的健康。…

光能除毛機器是醫材 自行販售恐觸法

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民眾注意,市面上除毛器具五花八門,但您知道嗎?使用雷射光能或熱能進行毛髮去除的儀器,已被認定為第二等級醫療器材。依據《醫療器材管理法》規定,非經許可的醫療器材商,嚴禁私自販售此類醫療器材;若隨意將個人閒置的醫療器材刊登於網路販售,更可能違法受罰,得不償失。 光能除毛應謹慎,操作不當恐傷肌膚…

藥師公會呼籲新任食藥署長應有藥學專長 以守護國人食藥安全

記者黃李舜/台北報導 食藥署長莊聲宏將於1月15日屆齡退休,藥師公會全聯會今日發聲,呼籲基於專業分工考量,新任署長應由藥界專家接任,以有效守護國人用藥安全。 藥師公會全聯會指出,食藥署主管食品藥品相關政策,涉及諸多實務、產業和法規制度建立。在疫苗審查、防疫物資和今年5月的輸注液缺藥危機等議題上,均與民眾健康息息相關。隨著生物科技發展,新興藥物推陳出新速度加快,對藥品審查、監管及品質維護帶來重大挑戰。…

境外移入麻疹個案確診 北市214接觸者展開監測

記者楊秉鈞/台北報導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今(31)日公布新增1例麻疹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50多歲本國籍女性,12月18日自越南旅遊返國,12月28日因發燒、出疹等症狀就醫後通報採檢,今日研判確診。北市衛生局掌握接觸者共214人,其中同住者1人,將進行健康監測18日。 北市衛生局公布可傳染期間活動足跡。(圖/北市衛生局)…

最後一天!北市打流感疫苗抽萬元禮券 快把握機會!

記者陳姿羽/台北報導 近一個月氣溫明顯下降,流感重症及死亡人數也明顯增加,臺北市衛生局表示,為鼓勵高風險族群儘速完成流感疫苗接種提升保護力,北市舉辦「打流感疫苗抽好禮」活動,凡設籍北市市民於113年12月1日至31日期間於北市合約醫療院所或疫苗接種站完成公費疫苗接種,就有機會獲得1萬元禮券,今天是活動最後一天,符合資格尚未接種者,把握抽獎機會,踴躍參與疫苗接種。…

畫師價值 跨時空讓觀者得見光 / 由具象的畫布到心靈的啟發 轉識成智照見無明

記者/游宏琦 專題採訪報導 繪製唐卡時主尊、上師、護法的姿態並非取決於畫面空間配置。祂們不是想像力捕捉的一種展現,形象必須依傳承規定,以傳達傳統祖師大德在經典上的記載或開悟者在夢境或禪定時智慧明觀所見,也就是在所謂的「聖觀」下,將唐卡內涵傳承下來。具體來說,唐卡因宗教法則而延續,不因技巧筆法而流芳。…

秩序成長 在參悟與哲思間想定 / 中國山水「行、望、游、居」畫者須具 氣定神閒

記者/ 游宏琦 專題採訪報導 印度犍陀羅地區曾為希臘文化殖民地,仿照希臘羅馬雕刻神像的手法,以西方人體寫實形式雕刻佛像,同時結合佛教文化與希臘化文化,這項造像風格後人即以地名「犍陀羅」稱之。與此同時,位於恆河中上游,具印度濃厚本土文化傳統風格的「秣菟羅」造像風格,也影響佛教造像。…

固本求新 嚴遵儀軌傳時代氛圍 / 薩迦派高僧多傑洛本仁波切曾說「好的唐卡能讓佛像動起來」

記者/游宏琦 專題採訪報導 關於佛像的塑像、繪畫、浮雕裝飾等,有其定式的度量比例,這些共同「儀軌」必須嚴格遵守。《佛說造像量度經》是為佛造像的規範所本,據說是釋迦摩尼佛口傳,弟子舍利弗所撰;其餘諸菩薩護法造像時,也有清乾隆蒙古族學者工布查布藏版漢譯的《造像量度經》及其補述的《造像量度經引》、《經解》與《續補》等規範。 綠度母,2019,謝克駿繪。謝克駿繪製的唐卡,細看背景有著濃厚中國山水趣味,色彩表現上則透出一絲融合中東文化的情調。圖 /…

風格誕生 噶瑪噶日派推陳出新 / 保留礦彩艷麗融入彩繪渲染技巧堆疊光影

記者/游宏琦 專題採訪報導  謝克駿在尼泊爾修習過程,從未聽過有哪間畫室的畫師,強調自己所用的顏料是礦物顏料。然而,在台灣許多流通文物、販賣法器、藏傳文物的商家,或者網路銷售術語都再三強調礦彩,目的無非引導客人將唐卡的價值鎖定在原料而非畫工上。 紅觀音,2021年,謝克駿繪。礦彩質感唐卡莊嚴鮮麗。圖 / 謝克駿提供…

學成歸來 創自觀明唐卡工作室/ 龍騰九天之上必先伏藏於九地之下

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全然相同的一條河流。世間萬物沒有一刻是不變動的,地震發生半年後,謝克駿再度踏上尼泊爾。 記者/游宏琦 專題採訪報導 大佛塔在募資順利下已經開始整修,其餘,如帕坦皇宮廣場附近的印度教宏偉古蹟,尼泊爾政府只能放任不管,遑論鄉下那些偏遠地區,荒涼如廢墟。路上觀光遊客明顯減少許多,貪腐的政府無力修復基礎設施,民生更加艱困。…

唐卡藝術 東方特有神秘曼陀羅 / 文化 宗教 信仰 藝術 融匯一處的心靈小宇宙

記者/游宏琦 專題採訪報導 什麼是唐卡?將佛像繪至於布疋上,掛在牆上就是唐卡嗎?還是那由內而外整齊工整對稱的幾何圖形,於交疊處再勾勒出一些藏文梵字、種子字,俗稱壇城曼陀羅的就是唐卡?唐卡藝術,從文化背景來說,目前普遍指稱藏族傳統繪畫藝術中的一個獨特項目,就是在布疋上作畫。…

成醫跨專業團隊 攜手設置「營造愛滋友善醫療服務工作小組」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愛滋感染者冰冰描述自己曾在拔牙出血時,醫師打麻醉的手都在抖;成大醫院感染科李佳雯醫師知道後推薦專業又友善的牙醫診所,醫師確認過病毒量,就不慌不忙在十分鐘內完成拔牙。李佳雯醫師偕感染者冰冰,和感染管制中心愛滋個管師唐于雯偕感染者小狼,在全台23組參賽者角逐中,雙雙榮獲2024年國際愛滋病學會評定為「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冠軍殊榮,這是由感染者主動發起,提名自己與照護者的活動。…

照顧孕媽咪 「新北好孕專車」明年元旦起擴大補助對象 搭乘還有加碼送、專屬好禮

新北市政府照顧孕媽咪,自101年起全國首創開辦好孕專車車資補貼方案,統計至今有11萬2,700人受益。新北社會局今(30)日表示,自明(114)年元旦起將擴大補助對象,凡設籍新北市的孕婦皆適用,估計約新增6,000人受惠。社會局同時預告,114年1月1日起將加碼推出「新北好孕專車好禮放送活動」,於活動期間搭乘使用好孕專車,就有機會獲得面額1,000元的百貨禮券。…

2024「台灣國際再生醫療論壇」探討領域現況及未來趨勢

民生電子報/記者李婉如 為促進台灣再生醫療領域產業合作與技術交流,由台灣國際再生醫療應用協會主辦、美好未來健康雲協辦「台灣國際再生醫療論壇」,邀請產官學各界專家,共同探討領域現況及未來趨勢。同時於年度大會中宣布,美好未來健康雲將於新竹成立AI智能生活館-新竹旗艦館,並計劃於2025年3月前進馬來西亞成立分公司,開拓國際市場。…

「臺南健康大禮包」元旦上線 三大創新措施幸福守護市民健康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27日舉辦「臺南健康大禮包 幸福健康攏總包」記者會,市長黃偉哲、衛生局長李翠鳳、台南市醫師公會及診所協會賴俊良理事長及多位醫療院所代表共同出席。黃偉哲市長宣布將於明年元月推出的三項重要新措施,包含提供婚後孕前健康檢查、新罹癌者之生育力保存到擴大公費癌症篩檢及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對象,最高補助2萬元,全方位提升市民健康福祉,展現市府在健康領域的創新與承諾。…

All on 4植牙一次手術 即可完成固定式假牙!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65歲的彭姓男子上顎多達8顆末期齒列牙齒深部齲齒,由於彭男希望治療期間能以固定式假牙取代原活動假牙,不想因缺牙而造成日常不便。經討論植牙假牙治療方式及優缺點後,因此採用All on 4植牙固定式假牙重建上顎缺牙區。奇美醫院植牙專科團隊在數位植牙導板的輔助下,安全地避開神經血管和鼻竇,精準快速植入五顆術前規劃好位置的植體,隨後安裝術前數位CAD/CAM製作好的臨時固定式假牙。…

科技給力IN!麻醉風險OUT!奇美醫院「人工智慧輔助的麻醉風險評估系統」神助攻,麻醉好安心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75歲的張先生因疝氣手術需要接受麻醉,因擔憂麻醉風險而遲遲不敢決定手術。奇美醫院麻醉部透過新一代人工智慧輔助的麻醉風險評估系統,快速生成了張先生的風險報告,再以圖形化方式清楚告知麻醉風險屬中低範圍。「在這裡幫您評估麻醉風險的,不只是我這位人類醫師,還有一位人工智慧醫師。」麻醉醫師幽默地解釋,緩解了緊張情緒,安心的接受麻醉,並順利完成手術。…

屏東醫院復健科體外震波治療助緩解慢性疼痛 提升生活品質

屏東醫院結合震波技術與復健治療,為病患提供更完善的治療方案,讓更多人擺脫疼痛困擾,重獲健康生活。 林政緯醫師指出,體外震波分為聚焦式和發散式兩種形式 記者/游宏琦 屏東採訪報導 屏東醫院復健科 醫師 林政緯指出:體外震波是一種高壓聲波,其核心機制包括: 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病灶區域的微循環,促進血管生成。 分解鈣化物:可逐步分解肌腱內的鈣化物,減少機械刺激與炎症。 組織修復:刺激組織再生,促進骨骼和軟組織的修復。…

7旬翁戰勝肺腺癌四期 結合DC-CIK細胞治療重拾健康生活

記者黃李舜/台北報導 70多歲的賴先生,退休後積極參與社區里內的公益及登山健行活動,身體健康硬朗,半年前因胸骨疼痛前往就醫,經醫師胸部X光及切片檢查後,確診為肺腺癌四期,當下心情大受打擊,身體也因腫瘤快速變化壓迫到肺部而出現胸悶、嚴重氣喘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回憶起當時,賴先生一度以為生命隨時會畫下休止符。…

「2024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頒獎表揚

民生電子報/記者李婉如 「2024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今(18)日在行政院大禮堂舉行頒獎典禮,由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頒獎表揚。該獎項迄今共辦理48屆,本屆共有二組得獎人,分別為臺北醫學大學生醫材料暨組織工程研究所白台瑞特聘教授以及由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吳明賢特聘教授、李宜家教授及劉志銘教授組成的三人團隊。二組得獎人分別深耕工程科技、生物醫農領域,呼應政府前瞻策略與科技發展遠景,實踐創新,對我國社會乃至全球發展形成關鍵的影響。…

雙和醫院肺腺癌四期癌友喜獲重生 免疫細胞合併療程抗癌有成

70多歲的賴先生,退休後積極參與社區里內的公益及登山健行活動,身體健康硬朗,半年前因胸骨疼痛前往就醫,經醫師胸部X光及切片檢查後,確診為肺腺癌四期,當下心情大受打擊,身體也因腫瘤快速變化壓迫到肺部而出現胸悶、嚴重氣喘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回憶起當時,賴先生一度以為生命隨時會畫下休止符。…

國軍桃園總醫院新竹分院心血管中心啟用 守護武陵心生命再創竹醫心奇蹟

【記者曾郡貞/綜合報導】國軍桃園總醫院新竹分院心血管中心於今(17)日啟用,提升了分院在心血管疾病診治上的專業能力、將為新竹地區國軍及在地民眾提供更為迅速、精準的醫療服務。今日儀式由國軍桃園總醫院院長戴明正少將主持,新竹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邱國華、牙醫師公會理事長藍鴻文、新竹市議員黃美惠、竹北扶輪社及愛爾莉集團等貴賓出席,展現對該中心的高度關注與支持。 ▲國軍桃園總醫院新竹分院心血管中心啟用茶會來賓與分院同仁合影。(圖/記者曾郡貞翻攝)…

「神彩輝陽,藝起有魔法」巡迴畫展 12/17奇美醫院登場

為關懷因先天疾病或燒燙傷意外造成顏面損傷的小陽光們,臺灣輝瑞藥廠與陽光基金會持續11年來鼓勵陽光孩子多元發展學習,並從繪畫創作中獲得自信,2024年特別與奇美醫院舉辦「神彩輝陽,藝起有魔法」巡迴畫展,展覽自12月17日至12月21日在奇美醫院第二醫療大樓空橋展出,誠摯邀請大家一起見證陽光孩子們的生命故事與堅韌精神。…

中華民國比較病理學會學術研討會 推動研究發展並促進交流

【記者曾郡貞/台北報導】中華民國比較病理學會14日舉辦研討會,理事長張俊梁強調學會致力結合人類醫學與動物醫學資源,推動比較病理學的研究與發展,進而促進國際間學術交流。CSCP成立三十年來,在病理學界獲得卓越之成就,於精準醫療進展過程扮演重要角色。 ▲中華民國比較病理學會研討會會員代表合影。(圖/記者曾郡貞翻攝) 中華民國比較病理學會(CSCP)…

5旬男胰頭癌腫瘤引發膽腸阻塞 「膽道金屬支架」置放手術改善

58歲的李先生全身黃疸、腹脹及進食困難等症狀就醫,醫師確診為胰頭癌引發膽道阻塞與十二指腸阻塞,經安排膽道與十二指腸金屬支架置放手術,術後症狀獲得改善,目前狀況穩定持續化療。李先生讚許醫療團隊外更感謝政府健保政策,讓他得以在經濟能力的範圍內接受有效治療。…

提升中市享齡健康力 12/14青春派對展現活力

鎖定將近45萬名55歲到65歲輕熟齡族群,台中市政府社會局結合民間單位自111年首創推出「享齡健康力計畫」,規劃飲食、運動、人際關係與習慣4大面向課程及延續性活動,至今已有3,518人參與。為邀請更多人響應健康樂活,社會局12月14日將在台灣民俗文物館展覽大廳舉辦「青春派對」成果展,現場有趣味闖關、舞台表演及抽獎活動,鼓勵大家培養老年健康生活觀念,持續參與社會,提升享齡健康力。 享齡好友伴走讀台中…

全球最早吹哨爆料獲證實 美眾院終極報告出爐:新冠肺炎是來自武漢實驗室的非自然病毒

自新冠疫情2019年12月在中國武漢爆發後,中共就立即對內實施了嚴格的言論封控。中共黨魁習近平拖延至次年1月20日,才公開承認病毒「人傳人」,且已經蔓延,導致世界各國猝不及防,疫情全球擴散。 半個月後,即2020年2月8日,新中國聯邦發起人郭文貴先生在社交平台發出全球第一個哨聲,「我今天百分之百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這個病毒(COVID-19)絕對不是來自動物,它絕對來自武漢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