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侯友宜率團訪歐洲 考察智慧醫療、健康照護及城市規劃

記者孫筱華/新北報導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30)日上午率新北市政府四位主管到荷蘭、奧地利與捷克參訪,行前他在桃園國際機場表示,最主要是關心智慧醫療、健康照護及城市規劃;希望以科技、創新跟傳產三個方向來共同讓新北市借鏡,很多可以參考的方向,讓新北市發展得會更好。 侯友宜說,這一次率市府的四位首長到歐洲參訪,最主要關心智慧醫療、健康照護以及城市的規劃,同時也到荷蘭、奧地利跟捷克三個國家,了解新北市的企業在歐洲擴點的過程當中,我們要給他支持跟鼓勵。…

童振源大使:文化是台星最堅韌的友誼橋梁

記者楊秉鈞/綜合報導 我駐新加坡大使童振源29日指出,在語言、飲食與日常習俗中,台灣人與新加坡朋友總能找到熟悉感,往往帶來「一見如故」的親切。這份深植於華人移民歷史的文化連結,不僅體現在生活互動,更成為雙邊交流最堅實的基礎。從音樂、文學到影像,兩地的對話逐步累積成深厚情誼,編織出台星相知相惜的故事。…

雲林縣長怒轟中央:補助款黑箱分配 民進黨集權掏空地方、人民更苦

民生電子報/地方中心 針對未來一般性補助款分配方式,雲林縣長張麗善28日嚴正指出,民進黨政府在大罷免失敗後仍執迷不悟,粗暴推翻原有公正公開的設算機制,改由各部會逐案審查,一般性補助款將淪為黑箱作業,中央愈加集權集錢,地方財政卻更加拮据,民眾生活勢必愈加辛苦。 張麗善表示,主計總處於25日與地方召開會議,針對雲林縣115年度137.68…

新加坡組屋政策啟示錄 童振源發表專題報告供台灣借鏡

記者楊秉鈞/綜合報導 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最新發表《新加坡組屋政策與啟示》專題報告,系統性解析新加坡如何透過組屋政策在半世紀內解決住房問題,讓近八成國民享有優質公共住宅。這份由童振源大使編輯的報告,詳細剖析組屋政策如何同時實現「居者有其屋」與社會穩定發展,為台灣住房政策提供重要借鑑。全文已公開供各界參考。…

《民生廣場》「不看不聽不聞」能否護住台灣?訊息封鎖的反噬

民生電子報/編輯中心 臺灣,原來就是個封閉的世界。所有生活在此的人,大多以為中國大陸是塊既破舊又落後的地方。而唯有臺灣,才是值得臺灣人驕傲與安居樂業的寶島。但是,網紅館長、YouTuber鍾明軒、寒國人與電視名嘴小艦長近兩年都紛紛破防,他們不約而同體會到大陸的文明、進步與日新月異,紛紛捅破了臺灣當局刻意打造“訊息繭房”的窗戶紙,不約而同衝口而出‘’政府是騙人的!‘’…

川普關稅下的挑戰 童振源點出新加坡關鍵策略

記者李靜佳/綜合報導 我駐新加坡大使童振源24日指出,美國川普政府再度掀起關稅風暴,新加坡未獲豁免,54.6%對美出口面臨衝擊,半導體、製造業及物流等核心產業首當其衝。新加坡作為高度依賴外貿的經濟體,正積極透過外交協商、企業扶助與市場多元化,努力在保護主義浪潮中維持經濟韌性與樞紐地位。…

《民生廣場》中美角力下的兩岸變局

民生電子報/編輯中心 兩岸統一的關鍵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的角色。中國對美國與臺灣分別採取不同的策略:對美國,中國展現更為主動的挑戰姿態,力求削弱美國在區域乃至全球的影響;對臺灣,則傾向採取漸進、長期施壓的方式,避免因過度冒進而影響整體戰略布局。北京的思維是,一旦美國實力顯著衰退,臺灣將失去外部支撐,自然傾向於接受中國的方案。 示意圖(照片來源:亞洲電視新聞) 美國優勢的相對衰退…

一位學者的備忘錄 童振源《新加坡六十年》啟示錄

記者楊秉鈞/綜合報導 新加坡《新明日報》以「一位學者的新加坡備忘錄」為題,刊登文史愛好者紀贇對駐星代表童振源新書《新加坡六十年:小國大智慧的故事》評論,讚其以學者筆觸細緻觀察新加坡治理、經濟與社會,文字溫和卻直指核心。紀贇認為,童不僅記錄了數據背後的制度智慧,更以旁觀者視角映照新加坡的選擇與堅持,為當地與台灣同樣留下值得反思的時代備忘錄。 紀贇在《新明日報》刊出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