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搜尋
Close this search box.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合作媒體

從本地到全球:亞洲流行文化的跨國影響力(中)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亞洲流行文化不僅僅是一個文化現象,它已成為全球影響力的一股重要力量。在之前的討論中,我們已經看到亞洲如何利用文化交流的機會,在全球化的推動下,迅速發展其娛樂產業,進而塑造出一個獨特的文化生態。從哈日族到哈韓族,這些曾被視為小眾的在地文化現象,如今已蛻變成全球性的文化潮流。特別是在東亞地區,憑藉其影視作品提升的質量和全球媒體技術的支持,正在不斷擴大其在全球文化市場中的足跡。

隨著全球觀眾對東亞流行文化的日益接受,我們見證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地方文化如何影響和塑造全球文化認同。過去,我曾深入研究媒介的象徵力量,這一理論由英國媒介社會學家Nick Couldry 基於Pierre Bourdieu 的語言學理論提出。現在,隨著傳播技術的飛速進步和東亞影視作品質量的不斷提升,我重新思考全球化理論對於當前文化現象的解釋力。

尤其是多次在國際高等院校教授碩、博士課程的經驗讓我深刻認識到,重新整理全球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對文化的影響,對於學生理解全球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種教學經驗不僅增進了學生對於全球文化交流的理解,還深化了他們對全球化影響地方文化具體作用的認識。透過這些課程,學生能夠更好地評估全球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並且培養出一種批判性思考,以更全面的視角觀察全球化過程中的文化動態。因此,本期專欄將透過文化全球化的基礎概念和全球化螺旋效應的理論,來闡明全球化如何重塑文化景觀這一關鍵轉變。

John Tomlinson (約翰‧湯姆林森) 是文化全球化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者,他的著作深入探討了全球化對文化的多方面影響。Tomlinson特別關注文化在全球化過程中的滲透性,還深化了他們對全球化如何影響地方文化具體作用的認識,以及全球化如何塑造文化和社會生活。他引用人類學家Clifford Geertz的觀點,指出文化經常被理解為一種複雜難以解釋的綜合體,這種包羅萬象的特性常常使文化本身被忽視(1973)。基於此,Tomlinson進一步提出「文化全球化」的概念,指出全球化不僅引發了深層的文化變遷,也挑戰了我們對於文化和地理認同的既定觀念。他的研究強調,全球化是一個包含多種力量和影響的複雜過程,並可能導致某些弱勢文化的消失。Tomlinson的研究為理解和評估全球化對文化多樣性和文化認同的影響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儘管文化全球化提供了一個分析當代流行文化的框架,但這一觀點往往包含批判性思維,並與文化帝國主義的論述相關聯。因此,也有學者批評文化全球化是一個偽命題,認為全球化並不必然導致文化同質性,因為獨特的文化特質是不可能被全面覆蓋的,不必放大文化全球化的影響。

然而,這些批評並未深入理解John Tomlinson所提出的文化全球化的本質。雖然文化全球化帶有文化霸權的色彩,但學者們也揭示了文化帝國主義理論的內在弱點和侷限性。正如Tomlinson所強調的,全球化是一個多維度、互動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文化意義的建構和再建構不斷地在地方和全球層面上進行交流,並重新影響本土文化的樣貌。

本文透過文化全球化的視角,深入探討了亞洲流行文化對全球的影響。我們首先回到文章的初衷:探究亞洲潮流如何逆流而上,成為全球現象。這一現象顯示,本土文化通過吸收全球化的流行元素,顯著提升了影視文創的質量,並逐漸產生了廣泛的外溢效應。

接下來,本期專欄文章將利用「全球化螺旋效應」理論來支撐對文化全球化現象的深入分析,說明在全球化過程中,本土與國際文化如何相互作用和影響,共同塑造了一個複雜而動態的全球文化景觀。

全球化螺旋效應是近年來歐洲研究機構在探討韓流現象時頻繁引用的理論基礎。此理論詳細描述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如何在全球範圍內流動、互相影響以及轉化。這種流動不僅包括文化產品從一個文化中心輸出到其他地區,還涵蓋了文化接收地區對這些文化產品的再創造和本地化適應。這些重新塑造的文化產品可能再次被輸回原始地區,或擴散到其他第三地區。

全球化螺旋效應的概念部分源於Frank Dance提出的溝通螺旋模型。這一模型認為溝通是一個涉及學習、回饋和調整的螺旋式自適應過程。這種模型暗示傳播過程受到傳播者所處環境、文化、社會規範以及其目標、動機和態度的影響。因此,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化螺旋效應促進了不同地區之間的文化互動,推動了全球文化的創新和多樣性,使文化流動成為一個互惠互利的過程。

例如,當西方的流行音樂風格被亞洲藝術家吸收並融入當地特色後,它可能創造出全新的流行音樂形式,這種新的音樂形式再次影響其他文化圈,從而豐富全球文化的多樣性。全球化研究專家Jan Nederveen Pieterse指出當代全球與地方的動態互動挑戰了傳統上對文化同質化的觀念,顯示地方文化的創造力和獨特性仍是全球文化交流和發展的重要基石。全球化螺旋效應揭示文化全球化是一個涉及文化的吸收、適應、混合及再創造的複雜多面向現象。

巴黎高等商学院(HEC Paris)學者Jacques Olivier(雅克·奧利維爾)和他的合著者從文化經濟交叉研究觀點出發,提出了「雪球效應」,說明文化和經濟變化如何創造一個自我延續的循環。這一概念與「螺旋效應」的理念相呼應,即全球影響與當地適應性不斷相互作用,形成不斷變化的文化景觀。他們通過分析產品市場一體化衝擊的案例發現,數據顯示,兩國逐步一體化不僅促使貿易量持續增加,還縮小了雙邊的文化距離。他們的研究為理解文化距離與經濟均衡之間的動態關係提供了一個總體框架。

這種全球化和文化互動的動態在東亞影視產業中得到了具體體現。許多東亞電影和電視劇在全球市場取得成功後,不僅帶動了對東亞文化的興趣和需求,也促使其他地區的創作者模仿和融合東亞文化元素,創造出具有跨文化特質的新作品。宮崎駿的動漫就是這種文化影響的顯著例子,因為他的作品成功地將日本的文化元素與普遍的人類情感和道德主題相結合,從而在全球範圍內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讚譽。

東亞文化產品打進全球市場後,提升了全球對東亞文化的認知與接受度,縮小了東西方文化的距離。這種文化螺旋效應使得東亞流行文化在全球範圍內不斷擴展和深化,形成了全球文化共鳴的新局面。媒體技術的進步,如數字技術和社交媒體平台的發展,大幅降低了文化產品的傳播成本,使得東亞流行文化能夠更快速地適應和回應全球市場的需求和變化。因此,全球化螺旋效應不僅解釋了東亞流行文化的崛起,也揭示了文化產品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動態演變過程。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文化交流的加深,全球化螺旋效應將繼續推動東亞流行文化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帶來更多的文化創意和啟示。

Related Posts

1 of 10,492